校园动态
十佳学生|郑佩萍:稳中求进,成为更好
时间:2022年12月30日 14:03      点击:

✦ ✦ ✦ ✦ 

    郑佩萍,来自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学硕班研究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导生组组长和生活部部长,现任暖通学硕生活委员。曾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奖项。到目前为止,郑佩萍发表了六篇论文,在申请专利三项。

undefined

✦    ✦    ✦    ✦    


坚守“低碳”追求


    郑佩萍致力于为人们营造绿色健康环境,助力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她曾参加了很多关于低碳环保的会议和比赛;并且,在2018年SSGF.筑梦杯东莞市第四届大学生绿色建筑设计中获得了一等奖、在2019年的全国高等学校人工环境学科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在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高等院校绿色建筑设计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优秀奖和二等奖。她还曾参与两项国家级研究项目,提出新型预测人员热健康技术、探索临时建筑的低碳发展道路,从不同的方面来服务中国双碳目标。


不怕失败,超越自我


    郑佩萍是一个不怕失败、大胆尝试的人。在本科及研究生期间,郑佩萍参加了各种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比赛。她曾获得2018年全国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应用大赛优秀奖、广州大学第十届BIM校级全能三等奖。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郑佩萍获得了广东省铜奖,并且在这项比赛中担任负责人。

    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郑佩萍自学了许多软件。郑佩萍说,自学一个软件,如果漫无目的的,找不到驱使你去学的一个动力,就很容易放弃,没有动力。所以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比赛,再通过对应的教学视频,让自己有动力去学这一个软件,应需而学,学的效率会高一些。

undefined

自学的一些软件


在比赛中获得新的思考


    对于参加比赛,郑佩萍认为应该大胆去尝试,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平时学不到的知识和技巧,第一个就是和优秀的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在比赛中,你会认识许多优秀的人,与优秀的人共事,往往更容易学到他们身上难能可贵的品质和学识,自己也更容易走向成功。第二个就是可以学到很多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参加比赛是对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全面锻炼,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


学业稳中求进,筑牢专业根基


    在学业中,郑佩萍一直是稳中求进,不满足于所获得的成绩,从优秀到更优秀。她凭借超三分之二课程九十分以上的成绩,连续两年综合测评专业第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拿了七项奖学金,其中四项校级奖学金、三项国家级奖学金,获得广州大学创新论文(设计)三等奖。

    在学业上,郑佩萍认为要肯花时间肯下功夫,持之以恒,不能只是三分钟热度。来到大学之后,也要兼顾学习,不能因为新鲜的事物太多而被迷惑。在学习方法上,郑佩萍认为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有不同的方法,而融会贯通是非常重要的。她认为书之间彼此是有联系的,专业课应该要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然后建立自己的一个网络架构,这样会容易把它学透、学懂,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这门课。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郑佩萍参加分享会的照片和一些证书


谨慎思考,条分缕析


    在时间管理方面,郑佩萍分享了她平时的管理方法。首先,对事情进行排序,分轻重缓急,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其次,找到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如果是团队合作,就要合理分配任务;最后,持之以恒,争取做到最好。


践行服务初心,勇当青年使命


    在学习之余,郑佩萍还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她倡导做志愿不能强制要从心出发,不是为了要收获而去做志愿,更不是被要求而去做。她也建议同学们在闲暇时间可以去多做志愿,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在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之余,应该去伸出援助之手,可能这只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但在其中我们可以收获很多乐趣,丰富自己的生活。


给广大学生的寄语


    作为一名学生,就要有不断前进不怕失败的精神,在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任务完成之余,要多去尝试其他活动。此外,作为一名学生还要有追求,要找到能让自己不断前进的动力。对于有意愿去评奖学金的学生,前期得打好基础,再从多方面均衡发展。后期,在掌握基本课程的同时,应该多去尝试参加一些比赛,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多去尝试。


记者手记


    希望大家做自己想做的、值得做的事情。我们都是普通人,在别人的生命里,我们可能是女二(男二)甚至群演,但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中,我们永远是主角。祝愿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