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栏
学在广大 | 广大著名而神秘的“生死学”,你确定不来了解一下?
时间:2018年04月12日 12:20      点击:

为自己撰写墓志铭、在讲台上宣读遗嘱、回忆衰老中的母亲、分享离死亡最近的经历和体验……这些情节,经常出现在广州大学“生死学”课堂上,年轻学子慕名而来,把“生死”写在课本上。

 

老师胡宜安,是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的副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开设生死学课程已有18年,是国内第一个在大学课堂里设此课程的老师,他编著的教科书《现代生死学导论》是国内唯一一本生死学教材。主要研究德育理论及教育、社会发展哲学与生死学。

 


自他2000年开设“生死学”选修课以来,小教室换到阶梯教室,客容量也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增加到如今的150人。尽管这样,依然有人开玩笑说:每年落选胡宜安的“生死学”的学生,可以绕广州大学操场一圈。

 

那么,为什么“生死学”具有如此大的魅力?继续读下去便知分晓。



“生死学”课上都研究些什么?

(设身处地,体验生死)


生死学涉及的内容很广,胡宜安在课程大纲里设计了很多内容,包括生与死的概念和本质死亡的形态(疾病、衰老、灾难、死刑等等),生死两安(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移植、丧葬礼俗等等),自杀问题等。最有特色的是,课堂上胡宜安会让学生假设自己死亡的情境写遗书、立遗嘱、写墓志铭。

 

“每个学期,我都会给学生安排一项作业:给自己写遗嘱。其实是通过文字的方式向死而生的一种体验。假设自己将要死去,如何安排后事;把自己置于将死的状态,回过头来感知到生之可贵。这种方式效果挺好的,有的学生一边写一边哭,‘我真的会有这一天,那活着的时候该怎么办?如果我就这么走了,爸爸妈妈怎么办?况且还有很多事没有做……’悲从中来,难免痛哭流涕。”胡宜安说道。

 

对于生死课的规划,胡宜安还有很多想法。比如他曾计划带学生到殡仪馆体验。台湾地区高校开设的生死课上就有让学生在生死实践基地的棺材里躺上10分钟后当场写下遗嘱的设计,“自设情境往往能让学生重新认识亲情、爱情,自我反省,这种形式是这门课最好的实践方式。”不过,“由于是全校选修课,课程又安排在晚上,所以一直到现在也没有时间和条件组织同学们到殡仪馆体验。”胡宜安遗憾地说。

 

此外,胡宜安还会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频和文字资料,同时他还设置了网络课程,并设立论坛供学生们平时讨论。生死学不搞考试,“会让学生们自己到医院、孤儿院做义工,之后提供一些照片、资料,作为考核的内容。 ”


为什么要学习“生死学”?

(敬畏生死,更好地生活)


“学生上完这堂课后会更加关注生命。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而在我们过去的文化中对这个强调得不够。 ”胡宜安说,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人纠结于某些细小的问题,一想不通便想到死。死亡成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的最好途径。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生命的意义,死亡在他们面前不值一钱。生死学则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死,探知生死的奥秘,避免因为无知而造成一些悲剧,让学生敬畏生死。“虽然课程有预防自杀的效果,但不是‘消防式’教育,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去实践、去关怀他人,最终走出小我,更多地去关注安乐死、堕胎、贫穷等社会现实问题。 ”“一旦你学会了什么是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 ”胡宜安说,不要等到死亡真正逼近时才想到那些。

 

生死问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学不是纯粹知识的说教,而是教人如何应对亲人死亡带来的痛苦和缺失。讲死是为了更好地生,更强调对周围人的关怀、爱和和谐相处。 ” 



在新媒体和综艺节目中,胡宜安的“生死课”被人拿去和“爬树课”、“恋爱课”列在一起,统称为“大学奇葩选修课”。胡宜安生气,生死无小事,他不能接受这个严肃话题被惯以戏谑。十八年,他把被回避、被忌讳“死亡”摆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思考、求解,同时也在学着从容地面对衰老。

 

清明之际,缅怀先人之余,听他聊聊死亡这件事,以下内容为胡宜安口述。


这个时代在屏蔽死亡


很多情况下,这个时代在屏蔽死亡。我们走在大街上,我们打开网络和电视,看到的全都是青春靓丽、生机勃勃的东西,有关死亡的话题被压缩到医院、火葬场和墓地。

 

在我们的传统中,主流文化常常回避死亡话题,人们避讳灰暗和死亡。另一方面,在现代化背景下,很多技术让生命存在的样态发生了变化,比如医学的发展给予现代人无限的想象、渴望和希望:战胜疾病,延长寿命。但是,因为现代技术给了我们的愿景,我们反倒忽略了生命走向死亡这种自然的过程,越来越不了解死亡的真相是什么。总之,大多数时候,人们对死亡是陌生的、忌讳的、闭口不谈的。

 

但是,但凡一个人,他就会面对生死问题,它不应该是少数人在特殊时空环境下的话题,应该是我们对生命的共识性、常识性的一种东西才行。

 

有一年一个学生和我说起她的经历,她的家庭非常幸福,爷爷非常疼他们姐弟几个,尤其特别疼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留着,过年过节给她。后来女生考上了外地的高中,爷爷替她高兴,临走前送到村口,嘱咐孙女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最后又嘟囔了一句:“爷爷怕是等不到你上大学了。”

 

女生当时也没留意爷爷的话什么意思,毕竟要开启新生活了有很多憧憬。直到那年中秋节,她正参加学校举办的篝火晚会,接到家里的电话,说爷爷不行了。女生当时就崩溃了,跑去卫生间里哭,然后第二天照常上课。从那以后爷爷的事她就不问了,高二、高三,直到大学,每次寒暑假回家,她都没问过爷爷怎么走的,葬在哪里了,有没有给她留下什么话。把这件事从思想里屏蔽了。用她的话说:“我是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我没有上过爷爷的坟,他就好像还活着一样。”

 

在学校教育里,学生接受科学的教育,掌握很多工具性的知识,但是没有人教他们死亡是什么,怎么面对死亡。家庭教育中也一样,有些说法由来已久,比如亲人重病住院,弥留之际最好不要让小孩子进去;灾难现场、遗体告别会让小孩回避;茶余饭后忌讳谈死,觉得是不吉利的东西……这就有点像释迦摩尼年轻的时候,家人在皇宫里营造一种“生”的环境,不让他接触生老病死。但事实上,直到释迦摩尼看到生老病死,才开始悟,那才是生命的真相。

 

美国波士顿有一个死亡博物馆,通过很多小细节让小朋友感知生死。比如在笼子里放进一生一死两只兔子,先让孩子去摸那只死兔子,冰凉、僵硬,很恐怖;然后让孩子去摸活兔子,温暖、可爱,活蹦乱跳。非常简单的方式,但可以非常真实地让孩子感知到生死。

 

生命意识的发育是一个过程,小孩子就是从懵懵懂懂开始,慢慢成长,慢慢被启发,理解能力慢慢增强。但我们习惯于把他的生命意识在懵懂时期掐断,等到他年纪到了一定程度,亲人去世,死亡话题突如其来,无法回避,他没有任何心理文化和思想上的准备。就像那个刚刚说到的女生,她不知道怎么面对,只能把爷爷去世这件事从思想里屏蔽掉。这件事就像一个结卡在心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真的是非常要命的一个东西。或许在她的一生中还有很多生离死别的事情,怎么办?

 

女生在大一下学期选了我的课,可能是认识到生死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告诉我说,她想明白了,假期要到爷爷的坟上看看,告诉他自己考上了大学。

 

在很多场合,我们是没有直面死亡的机会的,一个学生不可能在数学课上说:“老师,我对死亡有些困惑。”那我的生死学课堂就提供一个氛围,提供一个场合,告诉学生死亡离我们并不远,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对正在经历生离死别的学生而言,帮他找到一个释怀的通道,一个出口。就这么简单。



和死亡“擦肩而过”


死亡不应该被视为一种很糟糕的现象,也不应该成为人们因为无知而导致的恐惧。这18年来我在做的,是寻求把死亡话题挑明,让学生从教育上获得资讯并求解。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生命的敬畏,因为有“死”,所以“生”是独一无二的,是弥足珍贵的,是无可替代的。

 

和其他的课程不同,我要传授的不是科学知识,所以不能仅仅站在一旁。我需要在课堂上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

 

2007年的时候,我经历过车祸,骑自行车经过十字路口时,被一辆农用车撞出十几米。脑袋缝了几针,肩膀韧带断裂。后怕的是,我摔倒的地方前面一米多就是一堆建筑瓦砾,如果力道再足一点,我就没命了。

 

那之后没两年,我的舅父去世了,我回乡参与他的葬礼。我们把他的遗体送进火化炉的炉膛,亲眼看到火化工用很长的铁铲把遗体翻过去。哇,这个人呐,就在那一刻,烟消云散了。对死亡的真实的体验,真的无以名状。

 

我会在课堂上一次次把这些讲给一批批学生,然后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思考。人在面临无休止的痛苦时真的毫无尊严,那么在生命的最后,究竟应该死马当作活马医,还是选择有尊严地离开?生命是稍有不慎就会消损的东西,但为什么总有人毫无敬畏,视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如草芥?有医生说,90%的人在死的时候是非常恐惧的,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对死亡的认知,在面对自己结局的时候能更从容、更坦然?

 

其实,所谓向死而生,就是只有直面死,才能生得心安理得;只有学会珍惜和敬畏生命,才能每时每刻感到幸福,就是佛教说的,日日是好日。

 

教人也是自教,上生死学课程的这十八年,也是我克服自身对死亡的恐惧的过程,我也在学习从容地面对衰老、面对死亡,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爱或者被爱。

 

和过去相比,人们讨论死亡的空间更大了,人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也有向好的迹象。去年,广州大学举办了一次有关生死学的学术研讨会,社会各界都在关注,而且有很多学生来旁听,死亡不再是遮遮掩掩的事了,也不只是几个感兴趣的研究者在私下空间里讨论的话题,它也能够被摆在台面上,变成大家熟悉的话语。

读到这里,你对神秘的“生死学”是不是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其实,这个世处不充满惊喜,也无处不充满意外。人的生命可以如蔓藤般坚韧充满生机,也可如死灰般脆弱界无一触即灭。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死亡,敬畏生命;把握当下,珍惜生活。


编辑:丁楠 

责编:肖斌  

文章来源:转载自广州大学微信公众号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