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专栏
师者 | 南粤优秀教师叶瑞芬:热爱教学,三十年如一
时间:2018年11月30日 10:47      点击:


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按照“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要求,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为进一步弘扬教师敬业乐教、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倡导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良好风尚,广州大学专门开设“师者”专栏,讲述广大教师教研相长,立德树人的故事。


E31E



叶瑞芬,2018年南粤优秀教师,我校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高校从事基础数学以及数学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长期主讲学科基础课《数学分析》。曾担任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务。工作期间,获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市百名教坛新秀”“广州市优秀教师”“广州大学优秀党员”“广州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等荣誉称号。




“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入骨子里的爱,才能在漫漫的教学生涯中,不忘初心,力求完美”这是叶瑞芬所带的一届数学师范班的一名学生对她的真挚赞美。三十二年的时光悠悠,而她对教育的热爱从未改变。


D962


1

儿时的理想,灿烂了半生


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叶瑞芬就表现出对数学极大的兴趣,数学成绩也很好。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数学是一门很繁琐、有难度的学科,但叶瑞芬恰恰沉浸于对数学世界探索的过程,“数学是有挑战性的,所以我很享受解答出题目时的那种满足感”。怀揣着一直以来对数学的热爱,叶瑞芬学习数学一直学到了硕士研究生。


1982年,高考成绩出来后,叶瑞芬面临她人生一次比较重要的抉择:是进入更好的学校就读,毕业后听从国家分配去工厂工作,还是进入师范学院,日后当一名教师?不消说,她内心的天平倾向于后者,因为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梦想。年轻的叶瑞芬开朗积极,十分向往新奇的事物。她心想,与其对着毫无感情的机器,不如面向生气勃勃的学生,并且“教师这个职业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了解学生的想法,从学生身上学到新的事物,实现教学相长”。 


274A0


大学毕业后,经过了三年的助教实习训练,叶瑞芬才真正走上讲台。正式上第一节课前,她非常紧张,在办公室的黑板前练习了很多遍,还让同事在一旁帮忙听一听,看看自己还有哪里做得不好的地方。粉笔灰落满了地板,一行行整齐的演算板书是她努力的见证。直到真正上台讲课,叶瑞芬每一个步骤都了熟于心,尽管节奏稍快,但因为有了助教经验的辅助,她顺利地完成了人生的第一节课。


心怀满腔热血,刚接触教学的叶瑞芬对工作充满干劲,一心想把教学做好。当时她尚未成家,没有家庭压力,也不必来回奔波,于是她住在学校,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晚上,她会待在办公室方便学生来找她询问问题由于工作上的突出表现,叶瑞芬获评了“南粤教坛新秀”“广州市百名教坛新秀”等称号。


11F64



二十载勤勉教学的时光飞逝,2008年,叶瑞芬深感自己的学历早已不足以支撑日后的教学,便毅然选择去中山大学读在职研究生,学习基础数学课程。她回忆道:“读研的时候也算是上了年纪,学习和考试的难度对我来说都不大,比较困难的是写论文阶段。”由于写论文要收集很多数据,叶瑞芬就经常去全日制同学们的讨论班听课,周末就去图书馆找一找资料和数据。那个时候的叶瑞芬已经是一个母亲,平时不仅要忙于家庭的琐事,还要备课、批改作业、管理学校的教学工作,“学院这边有很多事情,就利用中午的时间赶紧处理一下,否则忙不过来”,那段时间她基本没有睡过午觉。


不舍昼夜的忙碌使叶瑞芬难免感到压力很大,有时会把情绪带回家,“每天都疲惫奔波,无瑕多管家里的事,只想赶紧休息”。她那段时间会因为一些小事放大女儿的小错误,多年以后,叶瑞芬的女儿开玩笑地向她抱怨道:“那时您基本上每天回来都会跟我生一轮的闷气”。


可即使是忙得焦头烂额,叶瑞芬的备课工作也丝毫不会怠慢,这股认真负责的劲儿,她坚持了三十多年。她有些激动地感慨道:“我常常跟学生说,能够一辈子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现在就是这样,我很热爱当老师,能够一直从事这个行业,我觉得是老天在眷顾我。儿时的理想,过了半辈子,依旧发着光。


2

因为热爱,所以从不懈怠


作数学教学工作是叶瑞芬所有工作的重心。“我对上课非常上心,如果第二天有课,我前一天一定会仔仔细细地备好课。”近年来,每节课叶瑞芬都会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教室,她会在这段时间让同学们快速做完几道习题、讲解作业存在的问题或是完成一些小测试。叶瑞芬解释道:“学生是以自愿为原则的,愿意早点来就来。因为数学课程比较紧,问题也比较多,刚好这段时间可以给学生解决问题。”


18A11


叶瑞芬曾参编并出版了一套适合地方高校的理工类《高等数学》教材,主要针对的是大众化教育。这套教材偏向于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来阐述比较复杂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她举了生活中最普遍的“包饺子”为例,“怎么做到馅和皮刚好?”她解释道,首先可以把皮和馅都分成两半,先包一半,包完之后,剩下一半也是把皮和馅分半,如此往复。这里面用的就是数学里“分割、逼近”的思想。“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实际出发,化抽象为具体”,叶瑞芬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学上。


17690


叶瑞芬讲究课堂的互动性,她表示,数学是一门比较“闷”的学科,如果老师只是单方面输出的话,同学们就容易打瞌睡;增加和同学们的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许多学生会问叶瑞芬:“老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用不到三角函数,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呢?”她笑着解释道:“我们学数学,不是为了学会复杂的运算过程,只得到一个最终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想,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日后的思维方式以及接人待物的方式。”


要做到让数学问题简单化,还要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这门课教了这么长时间,很多问题对于我很简单,可学生并不这么认为”,她耐心地分析着。叶瑞芬联系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在老师讲某一定理概念时,她想了很久还没理解。她会仔细回忆它难在什么地方,由此推及到目前的教学,“我会设身处地地去想学生会不会在学习中碰到这个问题,我应该怎样解决”。始终做到换位思考,这是叶瑞芬的课堂充满魅力的秘诀之一。


187E2


课堂能够充分利用时间,叶瑞芬在课后也不放松对学生的督促,非常重视同学们课后的知识巩固。为了更好地突出易错点和重难点,她会对每一道课后练习做一份详细的习题解答。虽然解题过程书本里都会有,但她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自己先做一遍。


每次批改作业,叶瑞芬丝毫不马虎,都会用手机把同学们错的地方拍下来,整理出清晰的思路,“每周基本都会有一整段的时间,专门用来讲解作业问题。我就会把照片放出来给同学们看,告诉他们错在哪里,下次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她坦言自己不会因为学生错得多就打低分,她只在意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知识点。打开叶瑞芬的教案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解题思路和易错分析,放眼望去是一片蝇头小字,黑色与红色字迹交织。她笑着说:“有时候我写的批注比学生的解题过程还要多。”


3

孩子们的“妈妈”


叶瑞芬成为一名教师,并且对教育行业保持三十年如一的热情,离不开少年时梦想的滋养,更离不开恩师潜移默化的教育。“我初中时的数学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对待学生非常负责,是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型的老师,我们就是她的孩子。”虽然时间已久,但班主任的亲切认真一直影响着叶瑞芬。她也将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融入自己对待学生的方方面面。


叶瑞芬在课堂上是一个严师的形象——在她的课堂,不能在教室吃早餐、不能说话、不能睡觉可在课堂之外,她就像是孩子们的妈妈,她的学生都亲切地称呼她“叶麻麻”“芬妈”“叶阿姨”。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叶瑞芬和学生们年纪也就一般大,所以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



16025


叶瑞芬回忆着,在她第一次当班主任那一年,班上有一个学生腿有些不方便,她平日里会比较照顾他的感受。如今这个学生已经毕业三十多年了,也成为了一名老师。他现在还会经常和叶瑞芬联系,聊一聊自己的近况,或是咨询叶瑞芬一些事情。还有一个90级的学生,刚开学他来找叶瑞芬报到时,正好是中午饭点,于是她就给了该名学生两张饭票,让他带着父亲去饭堂吃饭。可能因为这名学生家里比较拮据,因此他对这顿饭印象非常深刻。博士学成之后,他还专门找叶瑞芬分享了这件事情。他满怀感激地对她说:“那顿饭,是我人生里吃的最香的一顿饭。”叶瑞芬感到很意外:“我真的感动不已,原来自己一个小小的举动可以带给学生这么大的影响。”


16085


叶瑞芬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换位思考的人。她的细心不仅体现在教学上,还体现在许多生活的小细节上。上她的课,同学们一般都会提早到教室,但是突然有一周提前来的人很少,叶瑞芬了解了情况,原来是因为同学们的第一节课在文新楼,而第二节的数学课在距离比较远的理科南楼,赶过来上课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同学们跑这么远来上课比较辛苦,也没有什么时间做练习,所以我干脆就申请把教室换到文新楼去,免得同学们奔波。”叶瑞芬在微信群里告诉了同学们这个消息,大家都很开心。


30D54


每次教师节或是结束课程的时候,孩子们都会精心准备礼物送给叶瑞芬。她拿出手机展示了相册,里面有很多学生写的明信片,她都把这些拍下来保存着。叶瑞芬满眼温柔地看着这些照片,说:“每个孩子写给我的明信片,我都会好好地保存下来,放在家里。”叶瑞芬翻到她的学生自己用电脑制作的一张图,卡通版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黑板画着一颗大大的心,里面写满了对她说的话。这一张张写满真诚祝语的卡片,将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正是对叶瑞芬无私付出的最好回报。


2979E


正如叶瑞芬自己所言,她热爱数学、享受老师这份职业,喜欢自己的学生。就是这样的满腔热爱,才让她在数学教育这条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了三十余年。在这三十年里,她走的每一步都认真细心、小心谨慎。尊重自己喜欢的事物,可能就是像叶瑞芬这样,不管经过了多少年都对其保持认真的态度。对于数学教育事业,她已经热爱了三十多年,也还将继续热爱下去......


1CA11


记者手记


对叶老师印象最深的是她无论何时都保持微笑,也是她温暖的笑容,一下子打破了初次见面的陌生感。采访前,老师便认真思考了记者抛出的每一个问题,令人惊奇的是,她还在纸上做了一些标记。在采访过程中,她非常饶有兴致地跟记者分享自己的心得想法,十分健谈开朗,并且一直强调自己只是因为热爱这个行业才做得比较好,谦虚若此。她的学生之所以喜欢叫她“叶麻麻”,也许正是因为她既亲切又严格,关爱自己的学生,就像每一位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