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广大师者 | 国内最专业的思维导图课程,你确定不点开看看?
时间:2019年06月01日 14:22      点击:
 


你听说过思维导图吗?你使用过思维导图吗?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也许大部分人还不了解它,但只要找到我校教育学院教授杜玉霞,这位以让人们掌握规范的思维导图为己任,为让思维导图帮助人们高效学习和工作的老师,你就可以快速学会思维导图。杜玉霞老师不仅开思维导图的面授课,还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建设了免费的在线课程《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


FF5B


打开课程讨论区,这样的评论比比皆是,“思维导图能将书本的知识变薄,把脑中的知识变厚”“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相信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思维导图在教学的应用使教学效果与质量明显提升,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学习内容整理得非常清晰,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对教学帮助很大”……这都是参加了“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课程的学生最深刻、最直接的感受。


E6F7

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证书


结缘思维导图,打造全新精品慕课

二十年前,还在读研究生的杜玉霞第一次接触到思维导图,与大多数人一样,她当时并没有深入了解思维导图,在学习完相关课程后便抛诸脑后。


2004年冬天,杜玉霞与“思维导图之父”托尼·博赞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讲学厅第一次相见,这位曾被《泰晤士报》评价为“他让人类重新认识大脑,如同斯蒂芬·霍金让人类重新认识了宇宙”,以极具个人魅力的演讲感染了在场许多人,让杜玉霞深深体会到思维导图的强大作用,由此开启了应用和推广思维导图之路。


9C8E

2019年5月

为广东省中小学教研员讲解思维导图


2007年,杜玉霞获得博士学位后,毕业来到广州大学任教。教学中,她发现有时候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不够清晰,单靠线性的PPT来梳理知识的框架不够方便有效,当用思维导图呈现时,则能够大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直观性和逻辑性。自此,她便将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引入到教学中,埋下一颗种子,慢慢地在其中摸索一条更加专业的道路。


真正促使推广思维导图这颗种子萌发的是2014年启动的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作为提升工程的专家,杜玉霞开发了《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组织与评价》的在线研修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她首次将思维导图专门设置为其中的一个模块,作为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工具介绍给教师,在教师同行间获得很好的反响。


13F63

杜玉霞带领课程团队杨柳、吴霞参加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类MOOC课程项目第四次研讨会


2016年,杜玉霞得知“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MOOC项目”正在征集选题时,与一起开发提升工程在线课程的贺卫国不约而同地都想到了思维导图,进行调研和讨论后,决定以《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为选题申报课程。从7月份开始设计课程大纲,经过多轮评审后,这门课终于成为“全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MOOC项目”课程,课程建设开始启动。


杜玉霞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思维导图在社会的培训机构收费很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机构讲授的思维导图却是不规范的。”托尼·博赞发明了思维导图之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让几十亿人受益。即使做慕课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她仍然甘愿为之努力,因为她深知“作为教学与技术方面的学习者,推广思维导图,使其受到规范的讲解,是我的一项义务。”


114B9

面授课上

本科生用思维导图小组协作解决问题


最近杜玉霞负责的第二门慕课《人是如何学习的》也上线了。这两门课程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一脉相承。“很多人都没搞清楚自己是怎么学习的,这个也是和思维导图一样。”杜玉霞介绍道,对于教育技术学的老师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应该有义务帮助大家认识思维的过程,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创新课程模式,以“小课程”搭建“大舞台”

从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课程团队建设历时一年一个月。课程团队核心成员8人,一般成员19人,参与人员110人,直接参与课例制作的中小学一线教师48位。杜玉霞介绍道,上线课程是整个研发团队精益求精做出来的,课程质量非常好,从最初的课程大纲到最后上线的课程大纲中间经过了几十稿,综合了教育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媒体专家以及许多一线老师的意见和建议。


3A2CE

课程团队成员简介


与我校很多慕课不同,《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在上线之前,没有实体课的铺垫,因此要怎么去以更合适的方式将课程内容呈现出来,对杜玉霞课程团队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如何兼顾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求,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课程面对的对象十分广泛,有零基础的学生,也有专家级的,要让大家都能够从课程中有所收获,把思维导图运用得更好,则需要花费不少心思。


基于此,杜玉霞团队引入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来解释深奥的认知科学理论,又手把手教会学生软件的使用。以“什么是思维导图”这个知识点为例,最初的课程设计是讲授型,是老师讲解加以PPT来呈现相关辅助信息。“后来还是觉得太抽象、太死板了”,杜玉霞团队又设计了微课型、情景式等不同讲授方式,在多次实验和探讨之后,最终选择用两个人对话这样的情景式设计,也邀请真正的中小学老师来录制课程视频。


DA55

情景式教学


“小课程,大舞台”或许是对慕课很好的一个诠释,在“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课程中,许多参与学习的人受益匪浅,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被传授的知识,老师们甚至深受启发,从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


在课程每一讲后面的讨论区,更是具有强烈思维碰撞的头脑风暴区。虽然网上学习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是通过讨论区使大家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看见对方的发言和作品,感受彼此的存在。“学习者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讨论区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互帮互助、互相激励的学习氛围,使这门课程更受欢迎,其影响更加深远。


杜玉霞已经养成一个习惯——她在临睡前会去看一下讨论区,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鼓励。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学生的作品在她的指导下修改了七次。每一次杜玉霞都会耐心地指出不足:“你这一次有进步,但是这里再改一下更好。”学生会不断地修改,从不嫌辛苦。“他反而觉得有老师陪伴自己很幸福,这也是老师的引领作用的体现。”杜玉霞颇有自豪感地说道。



致力推广课程,让更多人做到高效学习

慕课以线上学习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老师可能会成为自己的同学,师生关系是动态的,同学关系也是动态的,这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师生间的关系。


与其他牟取高利益的机构不同,这门课程面向社会,在无意之中能够让到很多人受益。有一位学生的话让杜玉霞很是感动:“我是农民工,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我很感激今天的网络,让我有机会去学习如此高效的课程。”由此可见,在教育公平性方面,慕课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思维导图”同样对杜玉霞的生活有着影响,为了更好地记录下来一天的行程和想法,她以往都会随身携带美术本。但是在手机上装了“思维导图”的app后,她更倾向于使用手机进行记录,这可以使她的生活更加高效、具有条理。同时,这门课程对学生本身熟悉软件的能力本身就不具备很高的要求,“只需一个可视化的编辑软件,就可以快速掌握。”


杜玉霞团队也一直在做关于这个课程的公益活动,包括“送教下乡”、公益讲座、名师大讲堂、广大附中的“名师名家进校园”等。正是因为她有这样“帮助他人高效学习”的教育理念,也不计得失,投身于该门慕课的研究与推广。她也说出了自己的期待,“希望有更多人能走进慕课课堂,追寻思维导图的神秘之处,也挖掘属于其他更多课程的宝藏。”


17E1F
130E0
2064D

杜玉霞团队公益活动



不仅学生很幸福,杜玉霞自己也感到幸福,她的座右铭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一种幸福。”“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老师,本身就是帮助别人怎么高效学习的,现在我把思维导图这个高效的思维工具介绍给所有人,让更多的人都可以高效学习,这就是一种幸福。”



《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课程链接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1967009


课程公众号二维码

619D

《人是如何学习的》课程链接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icourse-1003584007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