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
sports college
体育学院的前身为原广州师范学院体育系,198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03年2月,成立体育学院,2004年新增社会体育本科专业,2006年新增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新增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0年被学校确定为新增开展硕士推免工作学院,2011年新增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院的办学层次包括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两个层次。本科生培养包括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个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有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体育专业硕士两个硕士学位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培养包括4个二级学科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专业硕士培养包括3个专业领域(体育教育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学院还承担了全校公体课教学、运动队训练和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等工作任务。建院以来,本专科毕业生约1881人,硕士研究生毕业生213人;现有在读全日制本科生612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5人,专业硕士研究生77人。建院以来,与国家和省专业队伍合办了国家毽球队广州大学训练基地、广东省珍珠球队训练基地、广东女子篮球队广州大学训练基地等3个专业运动队训练基地。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7人,其中广州市优秀教师7人。学院有正高职称教师16人,副高职称教师3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9人,有国(境)外学习进修经历人员5人,有国际教学交流经历人员3人。高层次与高技能人才现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曾任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7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7人,国家级教练员2人。
专业介绍
一、体育教育(师范)专业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师资情况及师资结构:目前体育教育系有专任教师 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14人,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64.3%;具有教授职称教师 6人,副教授 13 人,讲师 6人,助教 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67.9%。在教学队伍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分会委员1人,国际级裁判2名,国家级裁判5名,国际运动健将1名,国家运动健将3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双师型(教师资格证书和裁判证书等)教师18人,有国际教学交流经历教师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1人。总体上看,体育教育系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能够很好地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
3、培养目标:面向广东省尤其是广州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求,根据学校“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先进的体育教育理念、良好的师德及科学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强,有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具有体育教育情怀的教育工作者,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成为中小学骨干体育教师,能够在所从事的工作领域成为行业中坚;同时为相关领域的体育研究生教育培育优质的生源,为学生继续深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4、核心课程: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刨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田径、武术、篮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游泳。
5、专项课程:田径、武术、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羽毛球、游泳、乒乓球、跆拳道。
6、办学特色:本专业致力于践行“专业加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强调每一位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开设学科专业课程,还积极建设本专业的拔尖人才实验班、足球实验班等方面开设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使之成为体育师范类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多年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参加各类级别教师技能基本功大赛、大运会球类项目和田径项目中均取得卓越成绩。
7、学生就业与发展情况:多年来,本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包括考研学生的录取率)较高,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中成绩突出,在学校处于前列。2015届就业率为92.16%,2016届就业率为93.94%,2017届就业率为96.10%,2018届就业率为95.16%。就业去向多是中小学生、体育管理部门以及体育俱乐部等。从毕业生反馈信息看,学生对本专业的满意率为93%。学生对就业情况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92%(其中非常满意率为72%),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肯定。
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1、学制学位:学制4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2、办学历史:广州大学2004年9月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四年制本科生,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更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目前该专业在校生268人,每年招生约70人,2019年招生增至80人。
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初步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门人才,能在社会体育领域胜任健身运动指导、水上运动休闲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从事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4、专业课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课程丰富、全面,学生毕业修读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等)、各类运动技术课程(如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近50门,所开课程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学生就业需求。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社会体育导论、体育管理学、健身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运动处方理论与实践、健身理论与指导、体育市场营销、游泳、羽毛球、舞龙舞狮。
5、培养特色:专业方向突出健身休闲运动;本专业设置健身运动指导、水上运动休闲管理两个专业方向;专业人才培养与未来职业岗位对接,本专业培养“双证”型人才,毕业生拥有学业证书(毕业证、学位证),还持有职业资格证书(体育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设置契合岭南优秀传统体育文化;舞龙舞狮是我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表演型体育项目,也是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代表性的体育项目。本专业在建设之初将舞龙舞狮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现已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成为本专业标志性特色。
6、就业与发展:近三年,本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年底就业率(包括考研学生的录取率)在广东省同类院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成绩突出,2016届就业率为97.01%,2017届就业率为97.15%,2018届就业率为96.77%。初次就业平均月薪为6171元,位于广州大学各专业前列。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就业特点如下:第一,可选择职业的类型多样,跨专业发展容易。第二,课程类型丰富,有体育基础理论课程和各类运动技术课程,有经营管理课程,有师范专业课程,选择范围大,跨界发展学科基础扎实。第三,职业转换能力强,可在体育经营管理领域、体育培训领域、体育公共管理领域、体育教育领域等职业之间转换,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步。第四,职业发展门槛不高,高收入机会大。
7、就业举例:体育教练、体育经营管理者、体育教师、与体育关联较大的政府部门公务员(特别是警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87人,其中广州市优秀教师7人。学院有正高职称教师16人,副高职称教师3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9人,有国(境)外学习进修经历人员5人,有国际教学交流经历人员3人。高层次与高技能人才现况: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曾任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人才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7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7人,国家级教练员2人。
名师介绍
刘学谦,男,汉族,1960年4月生,河北省沧州人,1982年1月参加工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毕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3)3603469],第四届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社会学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目前主要从事体育高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主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3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熊焰,男,湖北荆州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教育训练学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竞技参赛理论与实践、竞技运动文化及其传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攻关(科技服务)以及省市教育厅、体育局课题9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体育总局科技攻关(科技服务)项目等5项。
近年来,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中国体育教练员》等刊物发表论文近10篇。出版专著《运动员竞技能力与竞技行为参赛变异及其成因与对策》,主参编《运动训练学》、《竞技参赛学》、《体育竞赛学》、《竞技教练学》、《运动选材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竞赛学》等教材5部,以及《高水平竞技选手的科学训练和成功参赛》、《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文集》、《竞技参赛理论研究文集》其它著作3部。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蒋桂凤,1986年10月入党,1985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体育系本科毕业、学士学位,2003年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毕业,教授职称。自1985年7月起,先后在核工业卫生学校、南华大学体育部、护理学院等单位工作,曾担任过校长兼书记、副主任、副院长、党总支书记等职务。现任广州大学教授。
门阑,男,汉族,1959年6月生,吉林长春人,中共党员,现任广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1976—1979年沈阳部队男子篮球队运动员。1979—1983年在北京体育大学就读。1983—1992年在吉林大学体育部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1992—2000年在广州师范学院体育系从事体育教学训练工作。2000—2003年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从事体育教学工作。2003年至今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从事体育教学训练。2005年晋升为教授。2007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曾任广州师范学院体育系系主任,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广州大学体育产业研究所所长。
就业深造情况
1.各专业就业率
|
体育教育名称 |
社会体育 |
2016年 |
75.71% |
75% |
2017年 |
96.10% |
87.69% |
2018年 |
95.16% |
95.16% |
2.本科生就业情况
(1)就业分布情况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2016-2018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分布情况(单位:%) |
|
升学出国 |
制造业 |
创业及其他 |
政府及事业单位 |
2016年 |
8.1% |
0 |
79.72% |
12.16% |
2017年 |
8.97% |
0 |
58.97% |
32.05% |
2018年 |
12.85% |
0 |
44.28% |
42.85% |
(2)知名就业单位
政府机关;广州市司法局、河源市公安局、佛山市公安局、四会市公安局
事业单位: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深圳市教育局、佛山顺德区教育局、广州团市委、广州大学华软学院、以及珠江三角洲教育局下属中学、小学和幼儿园。
社会团体:
大型企业:科大讯飞、广州人上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东万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3.毕业生深造院校
(1)华南师范大学
(2)广州体育学院
学生获奖情况
2016-2018年国家级前三名获奖情况:
获奖学生姓名 |
比赛名称 |
名次 |
时间 |
男子乙组85公斤级 姜华 |
2016年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二届) |
第二名 |
2016年 |
男子乙组56公斤级 林士怀 |
2016年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第二届) |
第二名 |
2016年 |
男单短距2×400米 莫汝东 |
2017年全国高校首届跑射联项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混合短距4×400米 张嘉怡 莫汝东 李湘毅 刘志恒 |
2017年全国高校首届跑射联项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乙组男女混合团体 |
2017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
第六名 |
2017年 |
李德福获得男子乙组52公斤 |
2017年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 |
第一名 |
2017年 |
阳光组男子个人总杆 陈兆益 |
2017中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 |
第六名 |
2017年 |
阳光组团体总杆:刘琦 陈兆益 胡颖贤 聂桂梅 |
2017中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李德福 男子B组-55kg |
2017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一名 |
2017年 |
谢志辉 男子B组-63kg |
2017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女子团体 唐倚雯 胡晓情 谢佩珠 |
2017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公开青年乙组双人爵士啦啦操 吴金书 崔雨薇 |
2017全国啦啦操冠军总决赛 |
第三名 |
2017年 |
女子组手+61公斤(B组)胡晓情 |
2018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8年 |
女子组手-61公斤(B组)唐倚雯 |
2018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8年 |
男子团体型(B组)叶学鹏 何典苑 全非凡 |
2018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8年 |
男子团体组手(B组) 朱粤辉 谢志辉 林铭耀 王名滔 李木谦 李德福 |
2018年中国大学生空手道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8年 |
女子形体全场总冠军 陈小君 |
2018年CBBA全国健美健身冠军总决赛 |
第一名 |
2018年 |
女子形体(A组)陈小君 |
2018年CBBA全国健美健身冠军总决赛 |
第一名 |
2018年 |
吴金书 崔雨薇(体研) |
2018年全国啦啦操锦标赛 |
第三名 |
2018年 |
崔雨薇 叶灼怡 郭梦祝 丁思敏 列境娴 聂桂梅 罗秋香 |
2018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研究生组) |
第一名 |
2018年 |
徐燕霞 黄观青 郑涛怡 曾惠敏 伍秀红 叶倚霖 蔡琳 胡慧珍 江金花 陈燕梅 李旭予 黄春花 骆凤玲 何利华 |
2018中国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 |
第二名 |
2018年 |
李德福 男子乙组54公斤级 |
2018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衡阳赛区) |
第一名 |
2018年 |
林铭耀 男子乙组72公斤级 |
2018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衡阳赛区) |
第一名 |
2018年 |
徐德燕 女子乙组48公斤级 |
2018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衡阳赛区) |
第一名 |
2018年 |
谢佩珠 女子乙组54公斤级第 |
2018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衡阳赛区) |
第二名 |
2018年 |
唐倚雯 女子乙组60公斤级 |
2018中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衡阳赛区) |
第二名 |
2018年 |
联系方式
招生咨询电话:020-39366837
联系人:郭老师
网站:http://portal.gzhu.edu.cn/web/pess
微信公众号:guangdatiyuan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