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助力高考 | 巧敲月下门 — 了解平行志愿(高三)
时间:2019年06月20日 23:33      点击:


了解平行志愿规则

理性预估院校投档线

填报高考志愿前,一般应了解七个方面知识。


一是当年招生形势,包括国家和省内一些重大改革举措、所在省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比例等。


二是招生政策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办法、优录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


三是高校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是了解一所大学录取新生的主要材料,也是考生填报志愿必读内容。招生章程主要介绍招生规则 和录取要求。包括院校的地理环境、建筑面积、历史沿革、专业设置情况、学科优势、师资力量、收费标准、奖贷学金情况等等。


四是招生计划,主要是指所有高校在考生所在地招生计划数和分专业招生计划。


五是近三年考生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各批次线和各院校录取数据,了解各院校在所在地录取的投档线位次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高校的未来的投档分数。


六是相关科目成绩要求,所谓相关科目,就是与所报专业密切相关的高考科目。相关科目成绩优秀,有利于所报专业的录取。有些院校的部分专业录取对高考相关科目成绩有一定的要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也应关注和收集这方面的信息。


七是目标院校的就业情况,考生选择就业率较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择业会多一份机遇。


平行志愿是怎么回事?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指考生同一位置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平行关系,投档实行“分数优先,遵行志愿,一次性投档”的规则。


一、老高考地区平行志愿怎么投档

在老高考地区,平行志愿指采用院校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考生在同一位置所填报的A、B、C……N 个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


首先是分数优先原则。即达到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排队,由计算机对每个考生所填报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检索。


对不同分数考生而言,先投高分考生的档案;只有当排在前面的考生档案投完后,才能依次投考分靠后的考生的档案。


例如:两位考生高考成绩分别为理科600分和理科595分,均填报了某大学的志愿,600分的考生将某大学放在院校志愿顺序的最后一位,595分的考生放在第一位;根据规则,先投600分的考生档案。


其次是遵循志愿原则。某考生填报A、B、C、D……N个平行院校志愿。投档时,首先检索A学校是否投满,未投满,则档案投入A学校;如已投满,则将考生档案投到B学校……


依此类推,只要填报的学校中,有一个学校未投满,档案即可投向该校。投档过程中,不会因该考生将某个学校填报后面的位置而被“歧视”。档案投出则完成该考生的投档过程,投档后由院校决定录取与否。如果所填报的N所学校均不能投进,该考生就会“掉档”,等待征集志愿或参与下一批次录取。


第三是一次投档原则,每位同学每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如甲同学的档案被投到A学校,又被A学校退档,是不能再投到B……N学校,哪怕他的考分比后面这些学校高。因为本轮投档中,他只有一次投档机会已经使用,不能“一档多投”。


这一投档方式适用于老高考以院校为主投档的地区,投档时,从高分到低分将适合的考生档案投到高校,投档时不涉及专业志愿(少数单独投档专业除外),呈现形式为考生档案投进了某个高校。至于专业,则由高校在进档后,按事先确定的专业分配规则进行配置。

 

二、新高考地区平行志愿如何投档

新高考地区平行志愿,即指采用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投档,考生在同一位置所填报的A、B、C、D……N个“专业(专业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投档同样遵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投档时,直接呈现为考生被投进某个院校的某个专业(专业组)。


案例1: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填报A大学的B专业,甲同学在志愿数的最后一个但分高,乙同学填在第一位但分低。结果,甲同学先被投档进该校该专业。


案例2:丙同学填报80个志愿,分别为A大学B专业,A大学C专业,B大学A专业、B大学C专业……投档时,先检索是否符合A大学B专业,如果符合就投进该专业;如果不符合,则继续检索是否符合A大学C专业……只要有一个符合,就会投档成功。投档时,不会因为志愿填在靠后的位置被歧视。


如上海地区,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一个院校专业组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每个专业组内设四个专业志愿。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平行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满所有24个志愿,也可只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考生所填的志愿之间为平行关系。24个志愿中,只要有一个符合投档条件就会被投档,呈现形式为投档进某高校某专业组,然后由高校按专业分配原则确定录取专业。


又如浙江地区,以一个院校的一个专业作为志愿单位。按实考人数排名前20%的考生划定一段线,前60%为二段线,前90%为三段线。分三段填报,考生每段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依此类推。


投档时,对于院校,不管考生填在第一个,还是第N个位置,一且投到该院校专业,系统显示的志愿均为第一志愿,呈现形式为考生填报的具体院校和专业。


三、防止两个“坑”:高分落榜与高分低录

平行志愿投档规则有利于保护高分考生利益,但如不注意填报技巧,高分考生容易出现“高分低录”和“高分落榜”两大失误。


高分落榜: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高考成绩未能达到填报的所有平行志愿的投档线,根本不会被投档,录取也就无从谈起。


还有一种可能是老高考地区考生虽达到学校投档分,但没有达到所报的专业分数,又不服从专业调剂,那么依然不能被录取,考生有落选的风险。


案例:甲同学高考成绩在理科全省排名为10000位,但他填报的N个院校投档位次均在10000位以前,则甲同学档案无法投出,造成高分落榜。


还有一种可能,甲同学的档案投到A高校,但他填报的专业为该校的热门专业,甲同学考分不够进入,但该同学选择不服从专业调剂,因此,被A高校高校退档,形成高分落榜的另一种情形。


高分低录:一种可能性是,考生对自身实力估计过低,高考成绩大大超过填报所有志愿的投档线,录取学校或专业层次相对偏低。


另一种可能性是,所填报的几个院校或专业(专业组)次序不合理。将低分录取的志愿填在靠前的位置,本可被层次更高的院校或专业录取,结果,录取的院校或专业层次偏低。


案例:乙同学高考成绩为文科全省排名5000位,但他填报的学校(或专业)录取位次在7000~ 12000位之间,则该同学落入事实上的“高分低录”坑中。


还有一种可能,结合学校和专业综合考虑,乙同学应该被录取位次在6000位左右学校(或专业)录取,但他将录取位次在12000位左右的学校(专业),放在6000位左右的学校(专业)前,结果,按照“遵循志愿”规则,该同学档案被投到低位次院校(专业),形成了“高分低录”的事实。

如何防止掉落这两个坑中?

1.准确了解不同院校的录取位次数据,选择与自己考分位次大致相当院校(或专业)作为志愿目标。

2.结合专业、个人兴趣、职业特长等,将目标志愿按照录取喜好程度和录取位次从高到低排列。

3.原则上,选择专业服从调剂(老高考地区)。

附录:其他基础知识点

 1.录取批次介绍 

我国实行的分省招生模式,即将高校招生计划分配到每个省(市、自治区)。因为招生院校众多,为方便录取操作,管理部门将院校分成不同批次,对应不同分数段的考生进行录取,形成录取批次。


 2.什么是批次线?

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简称批次线或省线)是根据各省考生高考成绩水平和招生计划,按一定的比例确定的录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类最低成绩标准。


批次线是资格线。批次线是高考录取“高压线”和“红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考生,只有达到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才有资格参加这一批次高校的录取;对于高校,只能从达到本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中录取考生(政策降分、降分征集志愿除外)。


案例:甲同学高考520分,超过理科第一批本科批次线,则该同学可以填报理科第一批次本科志愿,也可填报理科第二批次本科志愿和理科专科(高职)批次志愿。


乙同学高考480分,超过理科第二批本科批次线,不到第一批本科批次线,则该同学不能填报理科第一批次本科志愿,只能填报理科第二批次本科志愿和理科专科(高职)批次志愿。


解析:

有批次线这条高压线,考生只能填报与分数相匹配的同批次或下一批次的志愿,而不能填报上一批次志愿。一般而言,踩线分的同学,建议同时填报两个批次志愿。如某同学考分在第一批次本科线上20分以内,一般建议同时填报第一批次本科和第二批次本科志愿。


 3.什么是院校投档线与录取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省招办按照院校的调档要求(比例),将填报了该校志愿的考生档案,投放招生院校,投档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即形成了招生院校的调档分数线。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分数线,每所学校的投档线均为动态生成。


案例:某高校在某省的理科招生计划为50人,投档比例为1:1,省招办就会把报考该高校的前50名学生的档案发送到该校招办,第5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在某省的投档线。


换言之,被投档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的投档线。如果这50名同学均符合该校录取条件,都被录取,则最后一名同学的分数同时也是该校的录取线。此时,投档线与录取线同分。


如果投档比例为1 : 1.2,省招办就会把报考该校的前60名考生档案发送到该校招办,第60名考生的分数就是该校在某省的投档线;最终只能录取50名同学,第50名同学的分数就是录取线。此时,投档线和录取线很可能不同分。


解析:

高校投档线取决于报考该校人数的多少和考生分数的高低,是动态形成的,不可能提前由学校决定。一般而言,报考的考生越多,考生分数越高,则投档线越高;反之,则越低。


一般而言,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下,投档比例基本为1:1;院校大多会在招生章程中规定,只要服从专业调剂,符合其他录取规定,进档考生都会被录取。投档线与录取线同分的概率很高。


 4.什么是服从专业调剂?

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专业录取生源冷热不均,有的专业出现计划空额,有的专业考生爆满。高校为完成国家招生计划,需要将志愿专业落选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所以填报志愿时设计了“服从专业调剂”栏,由考生选择。


“服从专业调剂”意味着该院校在本省该批招生的任何专业(不含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的专业)都可被录取,但不会被调到该校未在本省投放计划的专业。


注:“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只招收填报本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志愿的。即使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也不会被调剂到这些专业。


 5.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征集志愿填报须注意以下五点:

①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

②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省级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则不能再填报;

③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志愿;

④考生选报征集志愿时要考虑避免再次出现“扎堆”落选的问题;

⑤考生要谨慎选择,如考虑所报院校剩余的专业自己能否接受,一但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注:更多报考相关基础知识点,可在[升学在线]APP中“课程”功能页面里进入“大学报考”查看。该功能涉及报考、大学各方面内容,将为同学和家长们节省收集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升学在线]APP可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如何预估分数线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规则,通过“位次预估法”能相对客观预判一所大学在某个地区投档分数。


所谓“位次预估法”是指,分析某高校近三年在某个地区投档分数所对应的全省位次来判断该校当年投档线的办法。


以在鄂的一本院校近三年投档数据为例。无论理科还是文科,在汉的七所部属高校录取位次均较平衡。武汉大学为例,该校在湖北2018—2016理科录取位次分别为4444位、4310位和4345位。简言之,2019届湖北理科考生,如果高考分数排名能在全省4300位前,被武汉大学录取概率较大。


其他省份同理 ,根据招生院校近三年在本省的招生位次,可预估院校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大致位次,为志愿填报提供数据支撑,不至于“盲填”。而那些近几年数据波动较大的院校,不好把握的,可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放在冲的位置,或者为了保险起见直接不考虑,将高分低录或者掉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下面列举全国部分省平行志愿投档数据,供同学和家长进一步了解如何根据历史数据预估当年院校投档线。

1E349              

1269F

19E18

1269F

1B008


注:更多地区高校录取数据,可在[升学在线]APP中“工具”功能页里进行查询。该功能操作简便,汇总了全国的高校录取信息,更新及时、数据全面准确,将为同学和家长们节省收集信息所耗费的大量时间精力。[升学在线]APP可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下载。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