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他们是广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时间:2022年06月02日 20:50      点击: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科技工作者的

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

广州市科协组织开展

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

广州大学刘晓初教授、孔凡江教授

被评选为2022年广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D8BF



 刘晓初:打破西方技术封锁 如椽巨笔大地文章 


E602
36CBE2      

广州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刘晓初


刘晓初教授开创了金属材料强化改性研磨、光伏智能灌溉、轴承高性能设计与制造新方向,实现从无到有的系统创新,打破西方技术封锁,引领支撑我国机器人、高铁、航天航空等核心零部件制造和灌溉装备发展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他主持及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40多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50多篇,出版著作2部,获国家专利300余件;主持制定国家和省团体标准5项。


393CF


矢志科研 心系民生


他带领广州大学团队与广州市神禹太阳能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学研用深度结合,研制的干深时域光伏节水灌溉器得以产业化和大量推广该技术目前已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颁发的《绿色技术推广目录》(生态农业),以及国家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目录》。


发表的论文、出版著作,申请和获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所创造的经济效益超两百亿元,社会效益显著。获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国家农业节水科技奖、全国专利金奖以及其他国家和省部奖 10 余项,膺获“科学中国人”荣誉称号。


5CBD


不忘初心 为国分忧


1980年,刘晓初16岁,怀着对农业机械的求学梦想,报考了当年的洛阳农机学院。然而,学校将他分配到轴承设计与制造专业。1984年4月,刘晓初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几十年来,他不忘农机初心,并以此为前进动力。节水灌溉技术看似平常,却关乎我国农业命脉。他爱党爱国爱人民,祖国的需要便是他的选择。来到广州大学不久,刘晓初就带领团队创办了广州大学的第一个机械硕士点,主持承担起了多项国家级、省市级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



诲人不倦 心向教学


大学毕业后,刘晓初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在广东中山市轴承总厂任工程师。因为“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老师”。在此后的日子里,刘晓初先后在中山学院、广州大学授业讲学,教书育人。


2005年,刘晓初作为学术带头人被引进广州大学,获得广州大学首届最受欢迎的老师。现在是广州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学科带头人,广州大学先进制造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以及广州大学绿色加工与智能灌溉装备研究中心主任。




 孔凡江:解密大豆基因 守护种业安全 


F0A8
10D922      

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分子遗传与进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凡江


孔凡江主持了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项目“大豆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遗传基础”,作为负责人组织建设广州市生物工程重点学科,获批广东省植物适应性与分子设计重点实验室,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要进展和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


他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个,培育审定大豆新品种3个,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的编委。他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A8CF

(左一为孔凡江教授)


“结缘”大豆,肩负使命 


大豆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大豆年产量却始终在1500万吨上下徘徊,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使我国从美国进口大豆骤减,国内大豆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面对我国大豆进口依存度和进口价格持续增加的局面,特别是在有限耕地的基本国情下,通过提高单产实现我国“大豆复兴”,基于此,孔凡江教授自2010年回国组建实验室以来,进行了长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重要进展和研究成果。研究成果阐明了大豆光周期调控开花的分子机制,不仅对解决早熟与高产间的矛盾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为高产大豆新品种的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关键核心模块,培育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增强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19A48


50338C


种豆南山下

  蝶花香羊城


大豆具有高度的光周期敏感性,每个大豆品种的适应范围很窄。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大豆长童期关键基因J基因发生变化可以提高长日照条件下的短日照大豆品种产量,但该基因的编码基因和分子调控机制一直未明确。


从2010年至2017年,孔凡江带领团队成员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图位克隆了J 基因,并且了解了J基因是通过什么途径改变植株的成熟期。研究团队已经发现了J 基因的8 种变异,8种变异会导致特定的不同结果。在此研究成果之上,可以将这个基因应用到育种中。


ADF1

(作为第一班主任指导班级)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孔凡江教授在科研上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同时,积极参与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与学院团队一起申请获批了教育部生物学一级博士点等。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其中青年人才芦思佳教授(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获得了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培养的其他优秀人才也已经成为广州大学和其他大学的科研教学骨干力量。




钻研先进技术制造,研发节能机电产品

探索生命科学奥秘,深耕大豆遗传领域

矢志科研,教书育人

他们是广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