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广州大学首届高校高中协同育人交流活动在大学城校区举行,吸引了广州140余所高中校长、老师参会。

活动以“双高协同、创新赋能”为主题,旨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高校与高中的紧密联系和深度互动,围绕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助力构建大中衔接教育生态,探索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教育研究专家、重点生源中学校长等参加本次论坛。

校党委书记欧阳谦出席活动并致辞。他表示,高校与高中携手搭建“双高协同”育人新平台,是构建高质量交流平台、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主动作为。他介绍了广州大学的发展建设情况,并强调广州大学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期望通过此次交流活动,碰撞出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火花,为学校乃至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动力。

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周旭从教育宏观政策层面出发,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与方向进行了精准剖析,为后续的交流探讨奠定了坚实的政策理论基础。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教育部教育考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带来了题为“教育强国建设与学科专业设置改革”的主题分享。他指出,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学科专业设置需紧跟时代步伐,对接社会需求,通过优化调整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其观点引发了现场嘉宾的深刻思考。

原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巡视员范韶彬以“新高考 新挑战 新机遇”为主题进行发言。他结合多年在教育考试领域的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新高考模式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如何应对新高考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

我校教务处处长聂衍刚以“选择广大 未来无限”为主题,介绍了广州大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与亮点。他表示,广州大学通过构建"学科-专业-平台"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发展通道,助力学子实现人生理想。学校将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

广州市第六中学校长温晖以“引领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挑战与协同育人新机遇”为主题,阐释中学与高校需协同创新育人模式。她援引“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坚守报国初心的故事和国产AI品牌DeepSeek、“哪吒”般的创新精神等为例,呼吁培养兼具扎实根基与突破性思维的人才。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以“大中衔接、双高融合,培养面向未来的优秀人才”为主题,分享了与广州大学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他指出,“双高融合”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更培养了其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为造就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范式,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活动最后,副校长吴开俊作结束致辞。他对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表示广州大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际合作交流,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