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战“疫” | 居家战“疫”,大学生如何不负春光? ——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情况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0年02月29日 20:20      点击:





编前语: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居家战“疫”。期间,广大学生是如何度过这段特殊“春光”的呢?近日,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蒋义丹副教授领衔的调研团队立足于大学生群体,从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运动及疫情防控等方面对大学生居家战“疫”情况进行调查。该调查已初具成果,且发表于信息时报。在此分享,望共汲取营养,不负好春光。







前言:疫情防控我的责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无情肆虐中华大地,本该是喜庆祥和的“中国红”春节假期演变成了形势严峻的“中国白”抗疫战争,白衣天使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人民群众响应国家号召居家战“疫”,一场没有硝烟的保卫生命健康之战轰然打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每个中国人都要把打赢这场战争当成“我”自己的责任。


居家战“疫”期间,长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的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员教师蒋义丹副教授,将关注点聚焦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运动及疫情防控等方面,她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带领暨南大学本科生郑可彤、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吕纯萍、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龚利鑫,组成调研团队开展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情况调查。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居家战“疫”现状及存在问题,同时线上访谈了来自广东高校的6位知名专家教授,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调研数据及对策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居家战“疫”,更好地珍惜青春、珍惜时光,不负春光,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出一份力! 




调查概况:五湖四海学子来



蒋义丹副教授领衔的调研团队设计了关于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情况的调查问卷,采取匿名随机抽样方式发放问卷星,收回1508份有效答卷。调查范围包括广东、湖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辽宁、湖北、浙江、江苏、黑龙江等11个省的51所高校,得到1508名大学生的大力支持。


他们分别来自广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深圳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财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韶关学院、肇庆学院、嘉应学院、广州大学松田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文理学院、中南大学、吉首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枣庄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临沂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工学院、德州学院、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沈阳体育学院、锦州医科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宁波大学、东南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


调研对象为全国高校1508名在读大学生,其中,专科生322人、本科生1023人、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11人,分别占比21.35%、67.84%、10.08%、0.73%;男生610人,占比40.45%,女生898人,占比59.55%;文科专业学生696人,占比46.15%,理科专业学生812人,占比53.85%;被调查对象居家战“疫”地点处在城市529人、县城235人、乡镇319人、村庄415人,分别占比35.08%、15.58%、21.15%、28.18%(见图1)。为行文方便,下文中的“大学生”特指本次调查的高校在读大学生,特此说明。


5ED5

图1:本次调查的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地点分布图


调研团队在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王春生副教授的支持和帮助下,运用SPSS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调查问卷中量表的Alpha系数分别为0.903、0.932,信度较高;KMO值为0.901和0.911,均大于0.8并且巴特利特显著性水平sig<0.05,说明原始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并且由旋转后的成分矩阵和总方差解释表可知,原始数据具有很强的效度。




凸显问题:众生百态取几瓢



调查从总体来看,大学生居家战“疫”的整体状况良好,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心理、运动以及疫情防控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正向的表现,但也存在一些特别苦恼而需切实解决、新近突现而需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最苦恼的问题来自学习方面,最新发的问题来自生活方面。


另据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对“居家战‘疫’期间自身最需要提升的素质是什么?”的选项进行排序时,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列为前两位(见图2)。因此,本文从调查发现的众多问题中,专门就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运动、心理这四个方面存在的凸显问题进行分析,并将线上访谈高校专家教授的相关建议呈现,以期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居家战“疫”。


9822

图2:多选排序题“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自身最需要提升的素质是什么?”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01

 学习方面:自我控制不强,学习氛围不够 


调查显示,回答“居家战‘疫’期间,除了睡觉您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这道多选排序题时,大学生将“看影视剧”、“看书学习”、“做家务活”列前三位(见图3)。


10D8C

图3:多选排序题“居家战‘疫’期间,除了睡觉大学生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虽然,看书学习被列在第二位,但是学习时间却被看影视剧挤占了不少,大学生真正投入专业学习的时间不多。对单选题“居家战‘疫’期间,您每天平均有多少时间用于专业学习?”的回答,最触目惊心的是10.21%的大学生竟然为0,22.94%的大学生为0-0.5小时,21.95%的大学生为0.5-1小时,一半以上(55.1%)的大学生每天专业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含1小时),达3小时以上的仅占8.55%(见图4),学习自觉性堪忧


15596

图4:单选题“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每天平均有多少时间用于专业学习?”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对“居家战‘疫’,您最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是什么?”的多选排序,列前三位的是没有学习氛围、没有学习动力、禁不住电子产品诱惑(见图5);至于“学校在开学不返校期间开设在线课程进行教学,您在哪些方面感到难以落实?”,被列在前两位的是“自我控制”(占51.26%)、“学习氛围”(占44.1%)。


FDAC

图5:多选排序题“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最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是什么?”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02

 生活方面:简单家务能及,家人距离尚存 


居家战“疫”,大学生“除了睡觉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从这道多选排序题的统计结果看到,“做家务活”被列为第三位;而大学生“一般会为了什么而出门呢?”,从这道多选排序题的统计结果可见,“买生活用品”、“买果蔬食材”、“倒垃圾”被列前三位,平均综合得分依次为9.4、8.79、3.59,大学生基本能分担简单的家务活。通过访谈还得知大学生较有兴趣尝试做美食,喜欢成为烹饪小达人。


另外,虽因居家战“疫”大学生与家人相处时间倍增,63.46%的大学生感觉与家人的关系融洽,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近四成的大学生与家人的关系不怎么样,其中表示“没感觉”的占28.98%,“比较紧张”的占6.23%,甚至感到“非常紧张”有1.33%(见图6),与家人仍有距离感,如何更好地维系家庭关系及履行角色责任值得深思


DEED

图6:评分题“居家抗‘疫’期间,您与家人的关系如何?”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03

 运动方面:运动时间有限,锻炼方式难选 


居家战“疫”,特别需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对此,大学生们有着高度的共识,在对“您认为大学生居家战‘疫’自身最需要提升的素质是什么?”的多选排序时,“身体素质”的选项被排在第一位


然而调查发现,有24.34%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居家锻炼的时间为0.5-1小时,有43.17%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居家锻炼的时间为0-0.5小时,更有16.0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居家锻炼的时间居然为0(见图7),即近六成(59.22%)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居家锻炼的时间不超过0.5小时(含0.5小时),这当引起重视,尤其是要高度关注那些基本不锻炼的大学生。


152C3

图7:单选题“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平均每天居家锻炼时间是多少?”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当然,由于居家受有限的场地及环境限制,从大学生对单选题“居家战‘疫’期间,您采用最多的锻炼方式是哪种?”的回答可见,大学生们采用的居家锻炼方式主要有做仰卧起坐、跳健身操、做俯卧撑、跑步这几种方式,其比率分别为21.02%、16.78%、15.05%、11.47%,另有28.65%的大学生不知选择哪种锻炼方式才好。其实,难有适合所有人的运动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


04

 心理方面:抗击疫情乐观,压力指数稍大 


在居家抗“疫”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是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对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97.08%的大学生持乐观态度,认为“非常乐观,抗疫胜利在望。”的占50%,觉得“比较乐观,前途是光明的。”的占47.08%(见图8)。


FB0D

图8:单选题“大学生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乐观吗?”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从大学生对“目前您对疫情防控最满意的事情是什么?”这道单选题的回答得知一二,“党和国家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占42.11%)和“医护人员负重逆行坚守在抗疫第一线”(占40.32%),乐观来自外界。


在被问及“居家抗‘疫’给您所带来的压力指数有多大?”时,大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占3.91、“压力较大”的占16.71%、“有一些压力”的占38.53%、“完全没压力”的占9.88%、“没感觉”的占30.97%(见图9),即有59.15%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压力。而有39.59%的大学生存在“出门怕受感染”、43.23%的大学生“宅到无聊心烦”等问题。


7F9F

图9:评分题“居家战‘疫’给大学生所带来的压力指数有多大?”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专家建议:有的放矢给指引



01

 注意内外因合力共促学习 


1、加强自我阅读,个人内因努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口传系系主任林小榆副教授,从内因方面建议加强自我阅读。大学生居家战“疫”要加强学习,建议大学生们有空多读书、读好书,无论何时何地,内心都应保持安宁与强大,自我阅读,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潜心阅读,则给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和空间。她还提醒大学生要学习应对各种媒体传播的信息,面对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扑面而来的真假信息,应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明辨是非、通过权威途径求证真假。做到不传谣、不信谣、更不能造谣,树立起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形象。


2、创建优良学风,班级外因助力。

广东教育学会学生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蒋义丹副教授,从外因方面建议加强班级优良学风创建。她认为加强学习,既要靠学生个人自觉这种内在驱动力,也要靠班级优良学风这种外在推动力。作为优秀班主任,蒋义丹副教授指导和带领思教151班获评过“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广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广州大学十佳“优良学风标兵班”、广东省“百佳团支部书记”、广州大学“十佳学生”等集体和个人奖项,班级管理和优良学风建设经验丰富,她认为学风是大学的品牌和灵魂,在班级优良学风的环境里,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因此,针对居家战“疫”期间大学生感到学习氛围不够这一凸显问题,她建议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组内成绩优秀的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阅读书目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K,依照名次进行奖励,形成你追我赶之势,使班级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02


 实现家庭角色的自我重塑 


广东省伦理学会副会长、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罗明星教授谈到:今年的冠状病毒疫情在剥夺人们自由活动权利的同时,也促成了人们与家人的历史性团聚。对大学生而言,有一个问题值得反思,就是当自己与父母長时间朝夕相处时,对父母有怎样的角色认知,与他们在情感上变得更加亲近还是更加疏远,是否用更多的言语交流表达了对父母的尊敬与依恋?本质上就是,大学生要在这个特殊的时空环境下,对家庭血亲关系有一个经验性的自我反思,实现家庭角色的自我重塑,家庭责任的重新审视,因为非常态的生存境遇总是可以让人获得不一样的生命体验,大学生要在特殊的生命时光里获得特殊的人生感受。


03

 选择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 


广东教育学会学生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郑汉山教授认为: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爱好广泛,有强烈的在群体交流中体现价值、在集体学习中完善自我、在聚集娱乐中放松身心等社会形态需求。而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因居家防疫、延迟回校的约束而完全改变了同学们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会有心理焦虑和情绪趋负之势,对此,科学的体育锻炼是一副良药。他说运动内容选取要遵循“方便且可行、简单且易学,燃脂且解闷、练肌且尽兴;有效且全面,热烈且有趣,居家且不乏,一劳且永逸。”的原则。运动基本方式有各种健身操、瑜伽、跳绳、太极拳等;心肺功能及力量练习,如男生俯卧撑、女生跪卧撑等;柔韧性练习,如弓步展体、扩胸拉肩、站(坐)姿压腿等,选取简单和适合自己的方式即可。他建议大学生在家适宜的运动强度为心率约110~130次/分,密度为每天运动时间30-60分钟。强调着装须符合运动要求,有安全运动空间,锻炼前做好充分准备活动,锻炼后需进行拉伸等放松活动。


04

 以自强平和心理疏导情绪 


1、自强奋斗不息,健全思想品格。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杜应娟副教授鼓励大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与疫情的搏斗,传递着人间大爱,这场战“疫”本身,就是一次艰苦的战斗。广大学子要服从防控统一安排,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战胜疫情信心;以战“疫”一线的优秀典型人物为榜样,在家人、亲友、朋友圈中传播他们的光荣事迹和精神品质;认真学习战“疫”的科学知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健全的思想品格,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2、平和放松心态,提升个体素质。

广东省高校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阳永忠副教授认为,居家战“疫”,对大学生来说也是特殊的战斗。要在斗争中提升个体各方面素质:以科学求真的心态了解疫情把握疫情发展;以严谨规范的行为预防隔离和应对疾病传染和流行;以平和放松的心理疏导情绪,消除网络谣传和不实信息带来的黑色恐慌和消极悲伤;以团结一心的精神凝聚国家力量;以正义公平的法治思维看待疫情过程中出现违规违法乱象;以学习强国的理念强化青年担当,实现心理素质、行为方式、卫生健康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现代化!




结语:不负春光克时艰



从蒋义丹副教授萌生调研想法到组建调研团队,从设计调查问卷到发放调查问卷,从统计调查数据到写成专题报道,前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虽然,这篇专题报道主要从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存在的问题入手而作,属于阶段性成果;另一篇关于大学生居家战“疫”整体状况的调查报告正待交学术期刊发表;而高校在读大学生居家战“疫”期间,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学历教育层次、性别、年级、专业、地域等差异性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是,此刻被调研团队的高效运作、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所打动,收获满满的感动,也充盈满满的谢意。


感谢,感谢那么多朋友竭尽全力转发问卷星链接及填写问卷,令调研团队仅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就获得了1508份样本数量;感动,感动那么多高校在读大学生认真如实填写调查问卷,使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都超高;感恩,感恩那么多专家二话不说写出建议,令大学生们得到既有高度又有接地气的指引。调研过程也深深体会到高校师生们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齐心协力,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正如调研团队在调查问卷最后致谢中写道:“子夜终将近,春日终到来。待到春暖疫散,我们相约回校!”全国一盘棋,防控有合力,众志成城,携手战“疫”,不负春光,共克时艰!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