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学生丨王坤辉: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时间:2023年01月05日 14:16      点击:

个人简介



王坤辉,男,中共党员,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物联193班学生。曾担任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副书记、团委组织部负责人等职务;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发表EI论文一篇,申请发明专利六项;曾获国家级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大学大学生奖学金、ICAIBD最佳报告奖、广东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银奖、广东省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铜奖以及广州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奖项。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院大学。


141B31      





个人事迹





脚踏实地,孜孜不倦



王坤辉在本科期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综合测评成绩专业第一。在学习方面,他认为,作为学生应该有一颗坚定不惧困难、解决困难的心。王坤辉在本科转专业期间就曾遇到了课业、工作、比赛等事情繁多的问题,但是他通过合理规划,将事情进行四象限分类处理,高效利用时间。因此,在兼顾繁重学业的同时,也将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3FBE8

王坤辉在主持支部会议



王坤辉向我们分享了学习和工作的经验。第一,在学习上要保持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的好习惯。本科期间学习上应脚踏实地,这也可以为期末的冲刺阶段奠定基础。对学过的知识点要熟悉,善于总结归纳。第二,对工作要有责任心,同时和部门的小伙伴们相互支持、帮助。他们的支部是一个很和谐融洽的团队,工作的任务合理分配,同时善于借鉴前辈的经验,合理策划,高效工作。第三,给自己定下长远目标,然后合理规划,将小目标定在人生中的每一个小阶段,让自己可以明确清晰地朝着目标前行。同时要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信念,不要让怀疑和犹豫成为自己的精神内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在大学期间,王坤辉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他觉得在大学里,仅把书读好是远远不够的,书是浩瀚的海洋,书的外面仍然是一片汪洋。参加比赛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参加创新创业类的比赛能够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国家以及市场需求,避免闭门造车。而这些比赛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尤为重要,未来的工作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所做的东西是有限的。人工智能创意赛、计算机大赛、挑战杯等学科竞赛对个人专业知识的应用、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培养、团队的合作、问题的解决等等都有很大的帮助。王坤辉建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都是值得大家去尝试的。


90D13

王坤辉的获奖照片



在竞赛方面,王坤辉分享了自己的感悟:首先要敢于迈出第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多去尝试和探索,总结经历,积累经验,这样一切才有可能。每个人都不是从一开始就具备了所需的能力的,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这是基础。其次大家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良好的团队以及团队氛围能够事半功倍。最后要培养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是全新的知识,需要学会查阅文献、优化改进现有方法、提出新的方案等等。

同时,王坤辉还积极参与艺术类活动。他讲到,作为一个理工科的学生,也可以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交流与交往中给人以舒适之感,并且这也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的“懂艺术”。他回忆道,在大一开学的时候,看到学校横幅上显示的二十四字人才培养目标,给他的大学四年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四年间,他也在不断提高艺术素养。


5E711

王坤辉的获奖照片


热爱生活,知足常乐




王坤辉热爱运动,常通过跑步、环岛骑行保持运动。在大一上学期时,去过白云山,物联网博览会,外出做志愿者。周末的时候,也会给自己放松调整的时间,及时充能,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王坤辉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他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美好的相互传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他人,使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去。“我曾参加过童心向党跳蚤市场志愿活动,通过这场活动,能够在大家的心底埋下一颗颗善意种子;我参加过“三下乡”活动,则是为大家带来了一种知识的向往,而这种向往也必将根深于心底,成为他们走出去以及学有所成后为自己故乡发展做贡献的推动力量;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大家带来些什么,确实给了我精神世界的富足。有意义的事情也给自己带来许多成长,通过这种社会实践,能提高自己与人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积累工作经验等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


CE842

王坤辉(前排左一)参加童心向党跳蚤市场志愿活动


寄语

无悔过去、不惧未来、珍惜当下。滴水石穿,绳锯木断,成功是点滴的积累,一鸣惊人的背后是厚积薄发。有目标才能有航向、持之以恒才能致远。



记者手记


感谢王坤辉同学到现场进行采访,向我们分享他的宝贵经验。我们也从中了解学习要脚踏实地,合理规划,高效利用时间,既要团队合作,也要独立学习。望我们都能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所言: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


C9B33

王坤辉(中间)与小记者们的合影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