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我的大学 | “互联网+”时代拓新路,看广大青年的“高光”时刻
时间:2021年04月16日 14:22      点击:


2020年8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东省分赛落下帷幕。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今年3月份启动以来,共有214所学校参赛,报名项目数达15.78万,参赛学生超67.49万人次,最终有261个项目角逐省级决赛。本届大赛中,广州大学报名项目达1056个,参赛学生5083人,最终有九个项目晋级广东省决赛。其中《精粹教育——小微型艺术培训机构聚赋计划》、《豆惠万家——重树中国大豆原产地优势》等4个项目荣获金奖。那么,“精粹教育”和“豆惠万家”两支团队是如何一往无前,夺得金奖的呢?



“精粹教育”:在打磨与推敲中进步


“截止时间是12:00,我们可能11:59的时候还在修改、提交资料。”“精粹教育”成员播音192项兰鸥坦言,往往在最后时刻都需要再次提交最新的资料。“项目可以做得更好”的信念让“精粹教育”团队在商业计划书、PPT等的打磨上不厌其烦,哪怕是一秒,他们也要抓住用来完善材料。


“精粹教育”由广州大学以及教育信息化龙头企业创显科教提供背书,旨在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帮助小微型艺术培训机构解决发展过程中招生困难、营收单一、师资薄弱等问题。“精粹教育”背靠广州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从2018年创立以来,广州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持续引流,拥有“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展演活动等品牌活动和赛事的独家运营权,联合广州大学和创显科教成立“经典诵读研究中心”,在和小微机构打造顶级IP的同时,也为广州大学推广经典诵读助力。“精粹教育”负责人孙伟是广州大学2007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2013级戏剧影视艺术专业硕士毕业生,现为广州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作为一名创业者,他受新闻与传播学院老师苏凡博邀请参加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C1FA


“精粹教育”少年中国说合照


“其实很多时候,在成立创新创业项目上,学校并没有选择权。”由于符合比赛申报要求的企业不多,许多高校参与该类比赛时往往会找不到好项目,或是找不到愿意参加比赛的企业。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是否参与比赛对公司的营收没有太大的影响,而营收上了一定规模的企业不一定愿意参加比赛。当孙伟答应邀请时,苏凡博老师感叹:“并不是我们选择了他,而是他选择了我们。”而通过这次比赛,孙伟想清晰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商业模式,从而改进、优化企业的运营。


11月19日,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传来好消息,《精粹教育——小微型艺术培训机构聚赋计划》在国赛中获得了铜奖。无疑,不管是获得省赛金奖,还是国赛铜奖,“精粹教育”团队为此都付出了很多心血。从组建团队成员,再到完善商业模式,“精粹教育”团队一步步不断探索。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面向对象是大学生,因此,项目成员不能是精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成员。为此,苏凡博老师帮助孙伟一起找寻项目成员。他们主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能力,也在项目的进程中筛选、调整成员以使项目更优化。项目答辩路演时,播音与艺术主持专业的孙伟在演讲上得心应手,但此前商业计划书的书写和ppt的呈现令他发了难。在团队成员的协调配合下,困难才逐步解决。其中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研究生负责文字版的商业计划书,本科生负责查找资料;广州美术学院版面设计专业推荐的优秀学生负责制作PPT和做好视觉呈现工作。


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创新”是基本要求。而初期,“精粹教育”的商业模式比较简单,缺乏创新性。对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颇多的苏凡博老师,根据市场最前沿的理念,努力挖掘“精粹教育”的商业模式内涵,并运用互联网思维解释商业模式。当孙伟根据自己的理解定义“T型”模式(即横向通过艺术类赛事引流构建小微艺培机构头部服务商,纵向搭建以传媒类艺考为核心的多渠道业务矩阵)时,苏凡博老师指出这种模式即为美团公司曾经运营的模式,建议孙伟根据美团公司运营的相关案例研究其经验教训。经过老师的指点,孙伟确定了“精粹教育”T型战略发展模式,即围绕小微艺培平台中盈利性价值最强的业务一传媒类艺术高考培训,聚焦优势资源进行垂直发展。


自今年3月份来,广州大学各个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为备战“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不遗余力。创新创业学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为“精粹教育”邀请了多位专家打磨商业计划书,并给予一定经费支持。在商业计划书成型的过程中,孙伟和团队成员逐渐理清商业逻辑,也越来越认清市场形势,明白企业的优势和不足。未来3年,“精粹教育”将继续促进私域成型,汇聚数百个赛事品牌IP,同时完成传媒艺考业务矩阵,逐渐加速营收规模。


46E5

精粹教育和豆惠万家logo



“豆惠万家”:以大豆惠农生


中美贸易中,卡脖子的不只有芯片,还有大豆。我国大豆年需求量为1.1吨左右,而年产量仅为1600万吨,其中有90%的大豆需要依靠进口供给,而进口的大豆95%以上是转基因大豆。至今,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仍未有科学的结论。在中国还未拥有属于自己的非转基因高油酸大豆的形势下,“豆惠万家”团队育成中国首款非转基因高油酸大豆——东生200,力图打破中国大豆供需失衡的窘境。


“豆惠万家”团队紧跟国家大豆战略布局和东北振兴战略,走访调研东北大豆种植情况,将优良大豆种植技术带到黑龙江省乡镇21个行政村,开展农业科技宣讲会3次,直接指导土地1309亩……


C6B6

“豆惠万家”团队合照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上,“豆惠万家”负责人侯智红介绍了这个从2011年开始便致力于通过提高大豆品质来解决农民增收难、大豆种植和东北振兴乏力等问题的团队。在备战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赛时,“豆惠万家”主要由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组成。但在比赛的过程中,侯智红等项目成员对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市场调研等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为此,团队向各学院招募了专业涉及物流管理、金融学等的学生。最终,“豆惠万家”团队成员分布在4个学院:项目的科研工作由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生侯智红、博士后南海洋及硕士生杨涔负责;市场分析、商业模式的构建由经济与统计学院本科生李楷键负责,管理工作由工商管理学院本科生李晨鸿完成,宣传工作由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王绮彤完成。


李楷键作为“豆惠万家”团队的一员,在此次大赛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项目中,他结合自己所学的金融专业的相关知识,分析高油酸大豆的市场竞争力、构建理想的商业模式并拟定财务报表。他坦言,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像是“理论化”的空中楼阁,而“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则提供了一个应用理论知识的宝贵机会,并不断检验和提高他的专业能力。“豆惠万家”团队前往东北调研时,李楷键受益匪浅,“在田地间你能感受到,坐在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和在农村土地上劳作的农户之间的思维方式存在相取长补短的地方。”在李楷键看来,科研人员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更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奇妙的化学反应,科研人员从理论出发阐述大豆种植,农民则通过经验的积累懂得如何种植大豆。


在项目筹建过程中,不同专业学生的思想碰撞令侯智红至今难忘,尽管在写商业计划书时,团队成员存在分歧——科研成员注重科研技术和品种的研发,其他成员更看重怎么把产品推向市场。初期,双方都无法接受彼此的观点,但在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内部协调下,两者之间的碰撞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即在获得一定市场认可的同时保证科研成果的质量,“我们都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侯智红对团队成员间的合作很满意。


最终,《豆惠万家——重树中国大豆原产地优势》突围校赛,在省赛上获得了金奖。侯智红认为,这与团队研发出中国首款非转基因高油酸大豆,并能将技术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息息相关。


从2018年开始,“豆惠万家”团队多次前往东北进行实地调研,根植黑龙江省鸡西市和双鸭山市。在东北调研时,“豆惠万家”团队发现当地农户种植大豆的意愿普遍不高。这是因为普通大豆的油酸含量低,只有20%左右,营养价值不足,市场竞争力低,导致收购价格低、农户收成不佳。在了解大豆种植情况,培育出油酸含量高达75.4%的东生200后,“豆惠万家”团队开始在东北试种推广高油酸大豆。在推广种植中,农户的忧虑来自于高油酸大豆是否能够保证产量和质量,以及大豆市场价格能否平稳运行。为解决农户的担忧,“豆惠万家”团队找到当地政府,通过分子育种技术保障高油酸大豆产量问题,保证农户种植高油酸大豆的收入高于种植普通大豆,解决政府推广过程中的疑虑,促使政府说服当地农户试种高油酸大豆。此外,团队积极联系合作企业,解除农户对大豆收购市场的担心。在“豆惠万家”团队搭建下,项目形成了“政府+“豆惠万家”+农民+企业”的合作模式,即“豆惠万家”向农民无偿提供高油酸大豆种子,当地政府对“豆惠万家”进行种子补贴,合作企业回收农民的高油酸大豆,三位一体,共同助力农民增收。


“豆惠万家”团队以我国大豆痛点问题作为突破口,力图降低我国大豆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未来,“豆惠万家”团队将以高油酸大豆作为载体,通过升级大豆产业为农民增收提供新方向、为东北振兴提供新动力、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新保障。



勇于开阔,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


自2018年以来,广州大学已连续三年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期间共获得两届全国总决赛1金5银5铜,以及三届广东省分赛10金12银8铜,奖牌数居全省第2。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意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创新创业理念带入校园,让大学生提早接触创新创业行业,展现青年学子敢闯会创精神。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涌动。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每天平均有2.2万家新企业诞生,“众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然而,创新创业在当下依然面临困难和挑战。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在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创业3年的公司,93%的会面临破产,能存活下来的仅仅只有7%。


91FD

孙伟在“互联网”大赛现场


9757

“豆惠万家”团队合照


“创业不像是表面上大家看到的那么光鲜亮丽”,孙伟认为创业背后更有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与无数次的自我情绪排解。对于未来选择创业的广大学子,孙伟希望其不仅拥有“智商”和“情商”,更有“逆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项兰鸥则提醒其要多多留意各类比赛,抓住机会,积极与老师沟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展现自我风采。即使大学生没有创业计划,创新创业大赛也不失为一个挑战自我、提升自我的途径。李楷键从大一开始就已经积极参赛,他表示,参赛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现在,他对于创新创业大赛、商业策划书的写作已有较深的体会。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