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助力高考 | 心火不阑珊 — 心灵励志鸡汤(认识你自己)
时间:2019年05月22日 10:53      点击:


古希腊有个传说,传说在一个王国的城堡里住着一个狮身人面的女魔叫斯芬克斯。她整天守着那条过往行人必经的路,让人猜一个谜:“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中午是两条腿,晚上是三条腿。”如果行人不能猜对,她就会把那个人吃掉;如果猜出来了,她自己就会死去。很多人都猜不出谜底,所以王国死了许多人,外面的人也不敢来这个地方了。终于有一天,一个叫俄狄浦斯的年轻人来到斯芬克斯的面前,说出了这个谜底--人。斯芬克斯听到答案后就跳崖自杀了,而这个谜语却流传了下来。


人,最难看清的是自己。唯有看清自己,才能更加明确前进的方向,才能不走入歧途,我们的路才会越走越顺畅。


认识自我

心灵故事

经常有同学向心理辅导老师倾诉他们的烦恼:“有时我很自信,有时又自卑;有时我爱交朋友,有时我又喜欢独处;有时我性格开朗,有时又陷于苦恼之中;有时我生活充满阳光,有时又乌云密布。多少次我在镜子中审视自己,在日记中倾诉自己,但我依然不知道我是谁。

 

“我是谁”这个话题看起来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识并不容易。那么,对自已的认识都包含什么内容?什么因素会影响你对自己的认识呢?也许你可以从下面的内容中找到一些答案。

心灵导航

1

什么是自我意识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回答称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等各方面的认识。


对自我的了解往往从自己的身高、外貌等这些外在的方面入手,这就是生理自我。比如说外貌,女生通常希望自己美丽大方,男生通常希望自己帅气潇洒,当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与这些期待相符合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一种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内在的美才是最让人心动的,这就是心理自我。了解心理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全面认识。


除了生理自我和心理自我外,我们的自我意识还包括社会自我。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生活在社会之中,社会自我是指我们在团体中的地位、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伴随着社会自我的认识,我们也会有各种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比如:当我们在班级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时,这时候可能就会出现消极情绪了,消极情绪的出现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在感知到问题和情绪时积极寻找原因,做出改变。由于主观和客观的一些原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往往不是最准确的。


一般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否全面、正确,对他的生活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就会对自我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一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会盲目自信,夸大自我,目空一切。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证一个人的个性健全良好地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呢?

2

如何全面地认识自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是进行生涯规划还是选择朋友,首先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心理需求、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等。那么应该如何全面地认识自己呢?


第一,内省法。内省法就是通过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


客观公正就是不凭空猜想、不绝对肯定、不固执、不自以为是,能做到这些,就能多角度看待问题,就能全面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通过自己来认识自己,这一般要求我们必须有一定认识水平。通过自己的反思,来探索我能干什么,我喜欢干什么,我是什么样的性格,来认识自我的职业禀赋等等。


第二,比较法。比较法是全面客观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对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我比较

所谓自我比较就是把现在的自我和过去的自我、所追求的将来的自我进行比较。如果三者之间基本一致,我们就会肯定现在的自我,对自我是满意的、悦纳的,并产生自信和自尊:如果对过去的自我不满意,或觉得现在的自我与将来的自我有较大的差距,那么自我就会产生不平衡,对现在的自我就会持否定态度,个体的自信心会动摇,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

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个体就自己的信念、态度、意见等与其他人的信念、态度、意见等做比较,是认识自我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们每个个体为了适应生活,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如果对自我不了解,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甚至会引起紧张·不知道该怎样表现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人的长处,思考如何学习别人的优点。

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用于测量人的某方面心理特点的工具,比如各种人格测验,智力测验等(这些测验,同学们均可在【升学在线】APP的“工具”功能项里找到,【升学在线】APP从手机应用商店里可以搜索并下载)。


心理测验能帮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比较全面的评价。


总之,认识自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有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意识,并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自己进行分析和评价。

心灵训练

01

活动一:自己眼中的我


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快速完成下列二十个句子,这些句子都是以“我是……的人”为结构的,请你填上中间的部分。


1.我是          的人。

2.我是          的人。

3.我是          的人。

……

20.我是          的人。


读一读自己的二十个句子,看看这说明了什么?在你眼中,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02

活动二:多维的我


请在第一栏描述“理想的我”,在第二栏和第三栏分别描述“别人眼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如下:

理想的我

别人眼中的我

现实中的我




完成前面部分之后,对三个“我“作出检查,主要是看看三个“我”是否协调和谐,如果差距很大,就尝试找出原因所在。


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希望你通过上面的练习之后,对自我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悦纳自我

心灵故事

小王,男,17岁,高二年级学生。身材瘦小,身高1.65米,被同学们称为“小不点”,内心十分苦恼。同时他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强,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觉得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两年的高中主活,没有知心朋友,有话无处讲,有事无处求;对自己现在所在的高中不满意,觉得自己可以进入更好的高中,现在的高中周围很多同学都在混日子,自己也只能随波逐流。因此,王同学认定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将来是注定没有出息的。

 

有些同学由于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而对自己百般挑剔,认为自己存在不少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继而妄自菲薄,陷入无尽的痛苦、孤独之中。这是自我意识偏离后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他们既不了解自己,更不能接受自己。长此以往,不仅身心健康会受到伤害,而且还会给自己的行为设置种种障碍。

心灵导航

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当你快乐地接受了自己,你的整个心胸便会舒展和开阔,同时你会发现,你也更加容易接受他人。一个悦纳自己的人,并不意味着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而是说他在接受自已优点的同时,也了解自己的缺点,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后,不断克服缺点,注意自我形象塑造,把握自己做人的准则,不断完善自己,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走向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悦纳自我呢?


1

学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漂亮的外表、匀称的身材、高挑的个头,但一个人的相貌是天生的,自己无法选择,绝大多数人相貌平平,美貌也会随岁月流逝而变化,难以青春长驻。相貌好并非是决定一个人有无价值与成就、有无吸引力的根本因素,而内在的美是可以由自己来塑造的,这是人美的灵魂和核心所在。它比外在美更宝贵,更有社会价值。


由于先天因素、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等的影响,每个人的能力也各有不同,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确合理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接纳自己。如果总是羡慕别人的出类拔萃而不去付出努力,如果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自暴自弃,那么不仅不利于个人的进步,反而会让人陷入痛苦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2

懂得欣赏自己的优点

古希腊有一句谚语“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寓意是每个人都有他的优点,都有值得被他人所学习的长处。善于欣赏自己,就是懂得发现自己的优点并肯定自己,既不是妄自尊大,更不是目中无人,而是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己,自尊自信,自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一点人人都懂,但真正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坦然接受。首先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不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此外,我们的缺点和不足能给我们带来前进的动力。正因为有缺憾的存在,我们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知耻而后勇”,产生不断完善自我的动力。


心灵训练

练一练,学会接纳自己

01

停止与自己对立

参考句式:“不论我的现状如何,我选择尊重自已的生命的独特性”。

02

停止苛求自己


参考句式:“不论做错了什么,我选择从中吸取教训”;“我选择不错过,而不是不断地责备自己”。

03

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性情

参考句式:“无论我产生了什么样的负性情绪,我选择积极地正视、关注和体验它,我将从中了解自己的思想和问题,并给予建设性的解决”。

04

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参考句式:“不论有什么优点和弱点,我首先选择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气质类型

心灵故事

在一座戏院,刚巧在开场的一刻,来了四位同学。第一位急匆匆走到门口,就往剧院内走,看门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场规定,为了不妨碍其他观众,开场后不得入内。”这位同学一听,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走来了第二位同学,看见看门人吵得凶也顾不上看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这时,第三位同学走到门口,见状,不慌不忙,转回门外的报摊上买了张晚报,坐在台阶上读起来,他心中自有算盘:“看戏是休闲,看报也是休闲,看不了戏,看看报也不错。”等到第四位同学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一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他越想越难受,干脆坐在门口。同学们,你是他们中的哪一个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总是活泼好动,反应灵活;有的人总是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有的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显得十分急躁;有的人情绪总是那么细腻深刻。这些特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心理学上称之为“气质”。

心灵导航

什么是气质?《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脾气暴躁,气力过人,为人耿直,好斗;浪子燕青,使枪弄刀,弹琴吹箫,交结朋友等无所不会,聪明过人;豹子头林冲身负冤仇大恨,尚能忍耐持久,几经挫折,终于逼上梁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弱不禁风。从这四个古代小说中的典型人物身上,我们看到,气质是一种存在于人身上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心理学上说的气质,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风格或气度,而是指人的”脾气”、“乗性”或“性情”。人的气质可分为四种类型:

胆汁质

胆汁质的人反应速度快,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得迅速而且强烈,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性格开朗、热情、坦率,但脾气暴躁、好争论;易于冲动但不持久;精力旺盛,经常以极大的热情从事工作,但有时缺乏耐心;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对问题的理解具有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意志坚定、果断勇敢,注意力稳定且集中但难以转移;行动利落而敏捷,说话速度快且声音洪亮。

多血质

多血质的人行动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得很快,变化得很快,但较为温和;易于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善于结交朋友,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表达力和感染力,姿态活泼,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倾性特点;机智灵敏,思维灵活,但常表现出对问题不求甚解的倾向;注意力与兴趣点易于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的表现常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

黏液质

黏液质的人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这类人情绪不易发生,也不易外露,很少产生激情,遇到不愉快的事也不动声色;注意力稳定、持久,但难以转移;思维灵活性较差,但比较细致,喜欢沉思;在意志力方面具有耐性,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强的自制力;沉默寡言,办事谨慎细致,从不鲁莽,但对新的工作较难适应,行为和情绪都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有较高的感受性。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得都相当缓慢而柔弱;易多愁善感;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到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的倾向,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宁,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忍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气质类型与人的生理素质关系尤为密切,不易改变。每个人的气质都有其所长,也有其所短,要了解其特点,扬长避短。当然,多数人的气质是一般型气质(某一气质倾向稍稍高于其他倾向)或混合型气质(两种气质倾向相近,并明显高于其他倾向),典型气质(某一气质倾向明显高于其他倾向),三四种气质混合型的人较少。


不同的气质都有容易培养的良好品质,如多血质的活泼、易感;胆汁质的迅速;粘液质的安静和耐性;抑郁质的情感稳定和深刻。同时,要注意防止和克服每一种气质易产生的不良倾向,如多血质的精力分散,胆汁质的急躁,粘液质的冷漠,抑郁质的沉沦于个人体验的倾向和过度的沉默。


需要指出,气质不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因为在同一领域作出杰出成就的人,有各种气质类型的代表,原苏联心理学家经过分析认为,普希金属胆汁质,赫尔岑属多血质,克雷洛夫属粘液质,果戈里属抑郁质,他们都成了大文豪,气质不同的人都可以成为某一领域人才的杰出代表。


认识了这四种气质类型后,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完善自己的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性,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心灵训练

01

活动一:测一测,你的气质类型是什么



【升学在线】APP中为同学们免费提供了气质类型测试功能,同学们可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升学在线】APP下载使用,这一测试在“工具”功能页里可以找到。

02

活动二:我的气质类型分析表




我主要的气质类型


我次要的气质类型


我缺乏的气质类型


我所具备的优势


我可能存在的不足


同学和家长对我的评价


我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该如何扬长避短



情绪管理

心灵故事

在学生会换届时,小童参加了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一直以来他都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小童自认为自己是班长,学习成绩较好,有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学生会主席非他莫属。但事与愿违,他以一票之差落选。他很受打击,感到沮丧、失望。从此,小童整日处于低落之中,一蹶不振。


或许你有时候感觉情绪低落,有时又烦躁得无法控制;或许你正在高兴的时候,忽然又会有一种隐隐的忧虑;或许你是一个乐天派,但你可能又担心这样显得不成熟……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我们发现很多高中生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呢?

心灵导航

1

了解情绪

我们体验过快乐,体验过悲伤,体验过恐惧,每种情绪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感觉,带来不同的表情反应和肢体反应,以及心理感受。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指人的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俱和悲伤以及害羞、轻蔑和负罪感等基本的情绪。复合情绪是由几种基本情绪组合产生的情绪。例如:兴趣一愉快、疼痛一恐惧一愤怒等。


另一种常见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是将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緒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但我们又难免会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它们使人忧伤、使人沮丧。很多时候我们简单的认为消极情绪对我们只有负面的影响,但静观内心,追溯情绪的来源,其实可以发现每个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


常见的负面情绪的正面价值和意义:

愤怒:给我们力量去改变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

痛苦: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作用;

焦虑:我需要弄清楚自己的身份与定位;

恐惧:我还有其他选择的可能性。


我们发现,无论哪种情绪,都可能会对我们产生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如何应对情绪呢?控制情绪呢?

2

情绪ABC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

undefined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事情的看法困扰着。”


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他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这就是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

A——诱发性事件

B—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反驳不合理的信念并时刻激励自己,将有助于情绪的改变。想法不同,感觉就不同。换一副眼镜看待世界,就会看到世界不同的样子。所以改变我们的想法很重要。除了这个方式我们还能通过哪些方式调节情绪呢?

3

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

心理暗示法

积极的自我暗示能使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的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人的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心理学上所讲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讲的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而消极的自我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我们潜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影响情绪。

注意力转移法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从事其他活动的自我调节方法。当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时,要把注意力转移到使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读读书、打打球、下盘棋,找朋友聊天等,有助于使情绪平静下来,在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快乐。

适度宣泄法

过分压抑只会使情绪困扰加重,而适度宣泄则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紧张情绪得以缓解、轻松。因此,遇有不良情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宣泄”;遇到烦恼,找个知心朋友倾诉一下,把想说的说出来,就可以让心情平静下来。

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有不幸或挫折时,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或辩解。如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寻找的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这种方法,对于帮助人们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护自己,避免精神崩溃是很有益处的。

音乐调节法

很多同学都喜欢音乐。音乐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调节我们的情绪。你也许有过类似的体验,听着舒缓的音乐,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紧张学习一天后,高歌一曲能够消除疲劳。

呼吸调整法

人们在情绪激动时,常常会呼吸短促,如果试着做几个深呼吸,通常有助于情绪的控制,使激动的心情趋于平静。选择一个舒适的坐姿,轻轻闭上眼睛,让心情逐渐平静下来,然后开始深深地吸气,吸气时速度要慢,缓缓地吸足气之后,屏息1、2秒钟,再徐徐呼气,呼气比吸气更加缓慢,待把吸的空气全部呼出之后,再重新慢慢吸气。

在上述方法都失效、且不良情绪持续很久的情况下,不要灰心,可以去找心理老师进行咨询、倾诉,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缓解消除不良情绪。

【升学在线】APP里有心理专家在线答疑,同时,APP也为大家提供了情绪管理方法的课程和文章,同学们可以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升学在线】APP使用,在线上得到帮助。

心灵训练

活动:发现自己的ABC

请你仔细回忆最近一周发生在你身上并让你产生一些消极情绪的事件,将事件记录下来,以及对此事件的想法和情绪。

事件(A):

想法(B):

情绪(C):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