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若都能答出来,就说明知识点基本掌握了:
(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
(2)定义、公式、单位及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
(4)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6)和这些知识相关的常考题型有什么?
二、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
(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
(3)在观察动手能力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三、积极自主地进行归纳总结
每学完一章,都要总结出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来龙去脉、纵横关系。
四、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注的训练。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当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能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
五、掌握各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的模式,进行正确思维
要想进行正确的思维,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
(2)要按物理内在规律进行思考,主动探究物体在什么条件下,遵从什么规律,需用什么公式;
(3)积累和总结几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模式,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运动状态分析法、能量状态分析法、电路等效变换法、电路中电势变化分析法等。同学们所遇到的物理习题中有很多同类的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
六、强化"“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法训练出
在学习中要学会将表面上差异大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共性;对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差异,加深对概念、规律及物理现象的认识。例如“重力场”和“静电场”,表面看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同为势场),即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再如动量和功率,它们表面看来符号相同、单位相似,但其实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此外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还可采用“类比”法。如电场、磁场像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究风时,可从树枝摆动的方向、幅度来反映风力的方向和强弱;研究电场时引入检验电荷,研究磁场时引入通电导体,根据受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电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类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难度,发展抽象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