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助力高考 | 拾级上高楼 — 学习提分技巧(高二物理)
时间:2019年06月03日 22:46      点击:


经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高中物理的认识逐渐深入,学习习惯逐步养成。到了高二年级,随着所学内容的深化和综合性的增强,应将目光从习惯的培养转向能力的养成和思维的训练。下面将阐述一些高二物理重难点及相关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能力的技巧,相信会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节   高二物理重难点和学习要点梳理


在本节中,我们将向同学们介绍高二物理各主要章节的重难点、命题方向和学习要点。由于在选修3-3、3-4中更多学校选择3-3,而选修3-5的内容过多且杂,于篇幅,3-4、3-5在这里不再详细介绍。有需要的同学可下载“升学在线”APP,上面全系列的思维导图能帮同学们系统化地梳理高二物理的重难点。

DC3B

高二电磁学及热力学知识点梳理简图




一、静电场

 这一单元是整个电磁场理论的基础,在高考中对本单元的考査题型较全面,选择题、解答题等皆有涉及。对电场、电势、库仑力、平行板电容器等知识点的考查在电学题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带电粒子的运动与力学及能量转化的规律紧密相连,综合性强,是高考压轴题的热点和难点。

 二、恒定电流

 本章亦是电学的基础知识,在历年高考中是重点考査内容之一,在高考命题中主要以实验及选择题形式出现,同时也会与电磁感应部分有一定交又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应重点背记各电学定律和公式,熟悉各种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吃透本章各实验所涉及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选用器材、实验电路、常见的误差来源。注重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深化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三、磁场

 本章内容考査重点集中在安培力的应用、洛伦兹力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组场和复合场中的运动,命题的题型丰富,占有非常大的分值。

带电粒子在各种场内的运动是整个电磁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本章概念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又要注意对这些题型中涉及的力学及数学知识做相应的回顾和整理,尤其是临界、多解、极值问题的处理往往和数学有密切联系,故在平时就需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并通过练习逐步做到熟练运用。

 四、电磁感应

 本章内容的相关命题主要包括计算磁通量的大小,判断感应电流的有无及方向,将电磁感应与图像、电路、动力学、能量等相结合的轨道滑竿类解答题;对自感本章的命题往往和电磁场知识紧密结合,种类多、难度大、分值高、综合性强,现象进行分析等。可以说是整个高中物理最难学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冲刺物理高分所必须克服的一座山头。

 五、交变电流

 本章内容命题上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交变电流图像的求解,两种交变电流有效值及交变电流平均值的求法,涉及感抗、容抗问题的处理以及高压输电等问题。

六、传感器

传感器相关命题考査不多,但具有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并且种类多样,部分传感器工作原理理解不易,一且出题较易失分。故在本章学习中应耐下性子,力求逐个搞清各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辅以适量练习,把握命题走向。


选修3-3

9934



一、 分子动理论

本章内容命题多以选择填空为主,所考查的知识点集中在分子动理论、估算分子数目和大小、布朗运动、分子力、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及气体的内能上。

 二、 气体

本章内容的命题角度主要有:对理想气体各状态参量概念的理解、气体压强产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压强与温度、体积的变化关系。高考命题常以实际应用为背景,考察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三、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

 本章内容在命题上多考查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的区分,对液体表面张力的宏观表现方法进行分析,计算相对湿度等。本部分以概念的考查为主,在学习中要注意夯实基础,搞清各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热力学定律

本章内容在命题上主要考查对物体内能及其变化的分析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理想气体中的应用。在高考中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多数难度不高,只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脚踏实地,注重概念和定律的理解和识记即可得分。


第二节 怎样提升学习能力,轻松上分


一、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基本概念和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基础,试着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若都能答出来,就说明知识点基本掌握了:

(1)每个概念和规律是怎样引出来的?

(2)定义、公式、单位及注意事项各是什么?

(3)其物理意义或适用条件是什么?

(4)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5)这些概念和规律在高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6)和这些知识相关的常考题型有什么?

二、注意在阅读、语言表达及观察动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训练,制定合理目标

(1)在阅读能力训练上,能独立阅读教材,找出主要内容,写出读书笔记。

(2)在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上,能用正确的物理术语描述物理概念及规律,能把一般的物理过程表达出来。

(3)在观察动手能力训练上,能细致观察物理现象,归纳物理规律,独立写出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

 三、积极自主地进行归纳总结

 每学完一章,都要总结出详细的知识结构图,从中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来龙去脉、纵横关系。

 四、重视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对物理问题的分析能力

建立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典型的“分析综合”思维方注的训练。必须要善于学习、勤于思考,从老师讲解的典型例题和自己所做的习题中、归纳出各种物理模型,并明确其产生的条件和特征。当头脑中有了建立物理模型的主观意识时,复杂的物理现象分解成的若干简单物理过程与物理模型联系起来,便能使复杂的物理问题演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物理画面。

 五、掌握各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的模式,进行正确思维

 要想进行正确的思维,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弄清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和规律的基础上;

(2)要按物理内在规律进行思考,主动探究物体在什么条件下,遵从什么规律,需用什么公式;

(3)积累和总结几种物理思维分析方法模式,诸如受力分析法、等效代替法、运动状态分析法、能量状态分析法、电路等效变换法、电路中电势变化分析法等。同学们所遇到的物理习题中有很多同类的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

 六、强化"“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法训练出

在学习中要学会将表面上差异大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共性;对一些表面上相似的概念和规律,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差异,加深对概念、规律及物理现象的认识。例如“重力场”和“静电场”,表面看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有着共同点(同为势场),即重力和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而可以引出重力势能和电势能的概念。再如动量和功率,它们表面看来符号相同、单位相似,但其实是根本不同的物理量。

此外对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还可采用“类比”法。如电场、磁场像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究风时,可从树枝摆动的方向、幅度来反映风力的方向和强弱;研究电场时引入检验电荷,研究磁场时引入通电导体,根据受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电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类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难度,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本科普高招生电话:020-39366232    EMAIL:zhaosb@gzhu.edu.cn
招聘联系电话:020-39366235(招聘信息发布、宣讲会安排)   EMAIL:gdjy@gzhu.edu.cn 或 642821608@qq.com
版权所有:广州大学招生就业处  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

您是第   个访问本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