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的部分,分别是政治史和经济史的部分,在高考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必定会出题。政治史考点覆盖率大约百分之三十左右,经济史的考点覆盖率比政治史略多一点。从整个高中历史课程来看,必修一和必修二占据绝大比重,而且必修二的经济史部分比重有增加的趋势。相比较而言,经济史部分知识点更多也更加繁琐,难度稍大。下面将举例展示部分必修一、二重难知识点的讲解。
例如,关于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讲解体系: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诸侯有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疆域内,有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的权利;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边远地区,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瓦解:①原因:受封的诸侯国实力强大,王权衰弱。②表现:出现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二)宗法制
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形成相对独立的大宗和小宗。
特点:由嫡长子继承,利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作用: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②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三)分析理解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