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综合归纳区城地理特征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解;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人口特征、文化特征、经济特征、城市特征等方面了解;也可以将上述几方面综合了解,或是在综合的基础上认识区域最突出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而形成的,需要经过全面的分析,进行整体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于抓主导因素。如对日本主要地理特征的归纳,可抓住“岛国”这一主要地理特征,由此进行相关地理特征的综合归纳。
(三)学会分析特征成因
区域地理的学习应该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基石,运用所学习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来理解区域特征的形成原因。地理环境具有其整体性,由于组成某区域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及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发生着密切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但是,在综合分析区城特征时,不能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要运用系统的地理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理解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如气候特点成因、地貌特点成因、水文特征成因、土壤及生物与自然带分布原因、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变化及成因等
(四)学会比较区城差异
在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时,必须运用比较的方法。因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从一般特征中抽象出特殊的、本质的特征。同样,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揭示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通过比较相似和类似的区域地理现象,以一及多,可以加深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点,可以认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比较的方法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地理特征。
(五)学会辩证地评价人类活动
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区域特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环境中分析评价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或反思人类的行为,有利于人类寻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
实施区域评价,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尤其需要客观、科学地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从更高的视角、更加合理和更加全面的角度,科学审视和综合评价一个区域的条件、现状和发展实施区域人类活动的评价需要考虑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人类活动特征两个方面,从区城自然环境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城发展优势条件(优势资源)和限制性因素;从区域人类活动特征入手,分析得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或反思人类活动是否合理),从中寻找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区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往往具有利弊共存,对区域人类活动的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人深、逐步提高的过程,对区域的综合评价也影响到人们的决策过程。